信豐中燃城市燃氣發展有限公司信豐分輸清管站至信豐中燃門站輸氣管道工程
發布時間:2019-12-01
安全評價單位名稱 |
信豐中燃城市燃氣發展有限公司 |
項目名稱: |
信豐分輸清管站至信豐中燃門站輸氣管道工程安全預評價報告 |
簡 介: |
|
信豐中燃城市燃氣發展有限公司是信豐縣唯一合法經營管道天然氣的專業公司,注冊資金1000萬元。是經信豐縣政府、信豐城鄉規劃建設局同意,在信豐億達天然氣有限公司基礎上變更設立的。變更登記于2011年2月12日。
信豐中燃城市燃氣發展有限公司LNG氣化站地處信豐縣縣城北面嘉定鎮白石村,信豐縣工業園邊,東面為105國道,交通極為方便。自2006年4月開始籌建,至2007年5月竣工營業。主營業務為城鎮管道天然氣,供應信豐縣城居民。于2006年3月獲得信豐縣建設局授予的管道天然氣《特許經營權證書》,經營權限為2006年1月1日至2035年12月31日,期限為30年。并于2009年5月首次取得贛州市城市燃氣《行政許可決定書》。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13號)、《城鎮燃氣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583號公布)、《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監督管理辦法》(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36號施行)的要求,新建、改建、擴建的城鎮燃氣建設項目應當進行安全評價。
受信豐中燃城市燃氣發展有限公司的委托,江西贛安安全生產科學技術咨詢服務中心承擔了《信豐分輸清管站至信豐中燃門站輸氣管道工程》建設項目的安全預評價工作。并組成項目評價組對信豐中燃城市燃氣發展有限公司提供的資料、文件進行認真的閱讀和分析,并于2019年10月12日到工程現場進行了實地調查,根據《安全預評價導則》(AQ8002-2007)的要求,編寫此評價報告。
|
|
安全評價項目組長: |
李永輝 |
技術負責人: |
夏長喜 |
過程控制負責人: |
黃香港 |
評價報告編制人: |
李永輝 |
報告審核人: |
林大建 |
參與評價工作的安全評價師: |
李永輝、陳 浩、鄧飛 |
注冊安全工程師: |
/ |
技術專家: |
/ |
到現場開展安全評價工作的人員名單: |
李永輝 |
時間和主要任務: |
完成時間:2019年11月25日;
主要任務:安全預評價; |
評價報告: |
|
評價范圍:本報告的評價范圍為信豐中燃城市燃氣發展有限公司建設6.5 公里(設計壓力4.0MPa)信豐分輸清管站至信豐中燃門站輸氣天然氣管道及信豐中燃門站工程及其公用工程、輔助設施在生產過程中所涉及的安全衛生方面的內容。不涉及用戶內容、門站、氣化站、天然氣中壓管道、天然氣低壓管道、中低調壓系統、調度控制及管理系統(SCADA監視控制及數據采集系統)。
涉及該項目的環境保護、產品質量、廠外運輸等問題則應執行國家的相關規定及相關標準,不包括在本評價范圍內。
涉及該項目的職業危害評價應由取得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進行,本報告僅對有害因素進行簡要辨識與分析。
企業概況
1、項目名稱:信豐分輸清管站至信豐中燃門站輸氣管道工程
2、項目承辦單位:信豐中燃城市燃氣發展有限公司
3、項目建設地點:本項目的輸氣管道工程建設地為信豐縣,在信豐縣西牛鎮G105國道西側建設信豐中燃門站1座,占地面積17006.04m2(25.49 畝)。
4、供氣范圍及供氣規模:本項目氣源接自江西省天然氣管網工程贛州南支線(大余—信豐段)管道天然氣,接氣位置為信豐分輸清管站。接氣壓力為4.0MPa。
( 1)供氣范圍
江西省信豐縣城區范圍內的居民用戶、商業用戶及工業用戶。
(2)供氣規模
設計輸氣規模為1.4×108Nm3/a。
5、建設期限與內容
本項目建設期為一年,建設內容為:
本工程輸氣管道起點位于信豐縣西牛鎮丫叉橋村贛南支線(大余-信豐段)在建信豐分輸清管站,終點位于信豐縣西牛鎮G105國道西側擬建信豐門站。管道整體自西向東敷設。管道全長約6.5km,管徑為DN150,輸氣管道設計壓力4.0MPa,運行壓力3.0-3.5MPa,設計輸氣規模為1.4×108Nm3/a。
管道走向:
高壓管道建設方案
本工程輸氣管道起點位于信豐縣西牛鎮丫叉橋村贛南支線(大余-信豐段)在建信豐分輸清管站,終點位于信豐縣西牛鎮G105國道西側擬建信豐門站。管道整體自西向東敷設。管道全長約6.5km,管徑為DN150,輸氣管道設計壓力4.0MPa,運行壓力3.0-3.5MPa,設計輸氣規模為1.4×108Nm3/a。
管道走向
1、管道所經地區等級
本工程管道基本敷設于野外,根據《輸氣管道工程設計規范》(GB 50251-2015)確定地區等級為二級,管道所經地區地勢平坦,沿線基本為林地、農田。
2、管道走向
本工程輸氣管道起點位于信豐縣西牛鎮丫叉橋村贛南支線(大余-信豐段)在建信豐分輸清管站,終點位于信豐縣西牛鎮G105國道西側擬建信豐門站。管道整體自西向東敷設。管道自信豐分輸清管站出站后經丫叉橋村,穿越京九鐵路后繼續向東敷設,經天龍村穿越G45大廣高速后,經前山村到達擬建信豐門站。
管道工藝
1、管道主要工藝參數
根據市場的需求預測考慮管道的輸氣能力,確定參數如下:
(1)高壓燃氣管道長度:6.5km;
(2)高壓燃氣管道設計壓力:4.0MPa;
(3)高壓燃氣管道強度設計系數:0.6;
(4)抗震設防烈度:6度。
2、管型選擇
本工程輸氣管道直管段采用無縫鋼管,材質為L360M,管徑及壁厚為D168.3×5.0mm,穿越段采用無縫鋼管,材質為L360M,管徑及壁厚為D168.3×5.0mm,管材均符合《石油天然氣工業管線輸送系統用鋼管》(GB/T9711-2017)的要求;彎管母材選用無縫鋼管,材質為L360M,管徑及壁厚為D168.3×5.6mm,制作標準符合《油氣輸送用感應加熱彎管》(SY/T5257-2012)。
管道敷設
1、敷設要求
管道的敷設及覆土厚度應滿足《城鎮燃氣設計規范》GB50028-2006 的要求。管道采用管溝埋地敷設,通過彈性敷設、熱煨彎管、冷彎管三種形式來滿足管道三維變向安裝要求;在滿足最小埋深要求的前提下,管道縱向曲線盡可能減少熱煨彎管、冷彎管。本工程的管道覆土不得小于1.2m。
2、管道安全間距
本工程管道安全間距應滿足《城鎮燃氣設計規范》GB50028-2006 和《城鎮燃氣輸配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CJJ33-2005的要求。
3、穿越設計方案
本工程管道主要穿越京九鐵路1次,G45大廣高速公路1次,均采用頂管穿越方式。
公路穿越段管道壁厚選擇遵循《油氣輸送管道穿越工程設計規范》(GB50423-2013)相關規定,防腐層采用3LPE加強級,管道環形焊縫進行100%射線照相檢測,同時還進行100%超聲波檢測以及單獨試壓等保證穿越段管道安全的措施。
4、其它穿越
擬建管道與已建埋地管道、電纜交叉時,從其下方通過。且與電纜的垂直凈距不得小于0.5m,與其它管道的垂直凈距不得小于0.5m。
線路附屬設施
本工程輸氣管道長度較短,故中途未設置截斷閥。輸氣管道沿線設置里程樁、轉角樁、交叉和警示牌等永久性標志。在距管頂不小于500mm處應埋設警示帶。
本工程全線管道采用3PE加強級防腐,防腐執行《埋地鋼質管道聚乙烯防腐層》GB/T 23257-2017的要求。并采用犧牲陽極陰極保護方式。
門站建設方案
選址、總平面布置
根據《信豐縣城市總體規劃》和《信豐縣燃氣專項規劃》(2010年-2030年)的要求、城區氣候條件及管輸天然氣來源方向,經江西省天然氣公司、信豐縣發改委、相關設計單位,信豐縣土管局、信豐縣規劃建設局、信豐縣西牛鎮相關部門的有關人員多次實地考察,確認信豐門站選址地位于G105國道西側。站址西側為丘陵及少數民房距離門站工藝裝置58m,北側為農田及少數民房距離門站工藝裝置110m、南側為農田,東側為G105國道距離門站工藝裝置115m及少數民房距離門站工藝裝置110m。100 m范圍內無其它重要設施。
項目危險、有害程度評價
通過對信豐中燃城市燃氣發展有限公司建設項目的安全預評價,項目危險、有害因素分析及定性、定量評價,認為:
1)該項目不構成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天然氣屬于重點監管的危險化學品。
2)建設項目存在火災、爆炸、觸電、機械傷害、車輛傷害、高處墜落與中毒和窒息等危害和氣候環境高溫、噪聲等有害因素,其中火災、爆炸是建設項目最主要的危險,需重點防范。項目需重點關注設備及電氣安全和自控儀表安全對策措施。
3)根據預先危險分析,可能導致發生火災、爆炸的區域危險等級屬于Ⅲ級,噪聲和氣候環境高溫作業為Ⅰ級,其余危險源位置為Ⅱ,Ⅳ級是危險等級的最高級,Ⅲ級說明項目發生火災、爆炸的危險后果嚴重,應注意加強管理和防護,發現隱患,及時消除。
4)工藝裝置區單元危險度由物質、容量、溫度、壓力和操作5個項目測評,根據危險度評價方法法,綜合得分為14分,為Ⅱ級,屬中度危險。
5)根據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LEC)法,工藝裝置區、管線巡檢、維護搶修、變配電的火災、爆炸為“比較危險,需要注意”危險等級,應加強監控、防范、配備安全設施,重點進行管理。必須教育全體員工在建設項目投產運行后,嚴格按照操作規程作業,將危險控制在可以接受范圍內。
6)現場操作人員在環境高溫作業應作好夏秋季的防暑降溫工作。
評價結論
⑴信豐中燃城市燃氣發展有限公司建設項目能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的要求進行了安全預評價,勞動安全衛生設施應按照“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的“三同時”的要求進行,使項目建設達本質安全。
⑵本建設項目在嚴格按相關國家標準規范和第6部分所述的安全衛生對策措施建議,建立良好的安全管理機構、機制并正常運行后,整個項目基本符合勞動安全衛生的法律、法規、標準、規范的要求。
安全預評價結論:建設項目經信豐縣政府批準,門站選址、管道線路符合規范要求。建設單位按照國家和行業標準,結合本評價報告中的對策措施,做到主體工程與安全設施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該項目具有一定本質安全度,建設項目從安全方面可行。
建議:
⑴本建設項目應與周邊區域企業及轄區消防隊伍建立防火、防爆區域性聯防,并制定詳細可行的應急救援預案及滅火計劃,報信豐縣應急管理局和轄區消防隊等單位。并與醫療隊保持快速有效的聯系。
⑵建設項目在施工建設過程中應認真落實可行性研究報告和該安全預評價報告中提出的安全衛生對策措施,工程竣工后應進行竣工驗收檢測檢查和安全驗收評價。
|
|
提交時間: |
2019年12月1日 |
現場影像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