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文件
江西省應急管理廳辦公室關于常態化推進煤礦隱蔽致災因素普查治理工作的通知
發布時間:2022-09-02
各產煤設區市、省直管縣(市)應急管理局,安源煤業集團公司:
去年以來,全省煤礦全面開展隱蔽致災因素普查治理工作,對促進我省煤礦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發揮了積極作用。8月26日,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組織召開全國煤礦隱蔽致災因素普查治理工作專題總結視頻會議,總結前期工作情況,對常態推進、長效開展普查治理工作進行動員。根據會議精神,結合我省實際,現就常態化推進全省煤礦隱蔽致災因素普查治理工作提出如下工作要求,請認真抓好落實。
(一)建立常態化普查機制。對因長期停產尚未開展普查治理的萍鄉市略下崇福煤礦、蓮花縣南嶺鄉世蘭煤礦,將完成隱蔽致災因素普查治理作為復工復產的必備條件,復工復產前,須提前制定隱蔽致災因素普查治理方案,并報屬地應急部門。對已完成普查治理的煤礦,要持續組織開展,及時修訂完善普查報告,不斷細化優化治理措施,在進入新煤層、新采區、新工作面或開采條件發生變化時,要提前核對致災因素普查結果、評價治理措施落實效果,并形成報告以備查,條件滿足后方可組織施工或作業。
(二)科學確定各類災害等級。各煤礦企業要根據水文地質、瓦斯、沖擊地壓、火災等各類隱蔽致災因素普查結果,梳理檢驗礦井災害等級劃定是否合理。防治水方面,要按照“就高不就低”原則劃分水文地質類型,按照《煤礦防治水“三區”管理辦法》,分煤層科學劃定可采區、緩采區、禁采區,于2022年12月15日前完成防治水“三區”管理報告的編制和審批。瓦斯防治方面,要根據采掘工作面瓦斯涌出實際情況、煤層瓦斯壓力測定情況及斷層等構造對煤的破壞情況,判斷瓦斯等級鑒定是否合理。防滅火方面,要科學鑒定煤層自然發火傾向性,確定煤層自然發火標志性氣體及臨界值,查明自然發火情況和火區范圍,制定有效的防滅火措施。
(三)強化普查成果應用。一是統籌推進各類災害治理。各產煤設區市、縣(市、區)應急局要深入貫徹落實全國煤礦瓦斯和沖擊地壓重大災害防治現場會議精神,充分用好普查結果,督促企業嚴格落實“一規程、四細則”要求和瓦斯、水、沖擊地壓、火等各類隱蔽致災因素綜合防治措施,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發生。二是統籌開展區域普查治理。近年我省關閉退出了大量小煤礦,導致一些區域水害單個煤礦難以查清、難以治理,有關產煤設區市、縣(市、區)應急局要將相關情況主動向地方黨委政府報告,爭取資金支持,由政府牽頭,組織開展區域性普查治理。
(四)注重普查治理服務指導。要堅持執法與服務并重,指導企業認真組織開展普查治理,及時幫助解決重點難點問題,不斷推動提高普查治理工作質量。一是對普查報告進行評審。針對技術力量不足的礦井,尤其是萍鄉市小煤礦,煤礦企業應聘請專家對普查報告進行評審,查找問題不足并提出改進措施。二是開展專題培訓交流。有關產煤設區市、縣(市、區)應急局應邀請專家對屬地煤礦監管干部和煤礦主要負責人、技術負責人進行授課,講解普查治理相關專業技術知識;安源煤業集團應組織所屬礦井主要負責人、技術負責人開展隱蔽致災因素普查治理專題培訓交流,培訓和講解普查治理方法、經驗,推廣和介紹新工藝、新技術、新裝備,進一步提高監管執法人員和企業技術人員專業能力。三是開展重點對口幫扶。各煤礦監管部門要定期分析研判轄區各煤礦各專業系統存在的突出問題,對口幫助指導煤礦開展重大災害治理工作,對個別煤礦的突出問題,可邀請權威專家組織開展幫扶式會診檢查,現場提出解決方案和預防措施,幫助解決“疑難雜癥”。
(五)加強普查治理監管執法。通過督導調研、日常檢查、明查暗訪、“回頭看”專項檢查等方式,將開展隱蔽致災因素普查治理情況作為重點內容,強化執法檢查,推動企業落實普查治理主體責任。一是突出關鍵環節。各級應急部門要掌握轄區煤礦隱蔽致災因素普查情況,充分應用普查成果指導監管執法檢查工作,找準執法檢查重點,合理確定執法周期和頻次,科學調配執法力量,分級分類精準開展執法檢查,全面覆蓋各類重大災害,通過嚴格的執法檢查倒逼企業從源頭上化解安全風險。二是嚴格執法處罰。對檢查中發現基礎工作不扎實、結果依據不充分、審核把關不嚴格等問題,要責令企業限期整改;發現企業普查治理搞形式、走過場,未采取物探、鉆探等工程措施的,要推倒重來;對致災因素未查清、治理措施未落實而進行作業的,要依法責令停產整頓;對普查治理不到位導致事故發生的,要依法依規嚴肅追責。三是完善工作體系。將普查治理工作納入日常監管工作中,壓緊壓實企業主體責任,推動完善普查治理工作體系,不斷強化煤礦安全保障能力建設。
江西省應急管理廳辦公室
2022年8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