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全省鄉鎮森林防滅火工作規范化建設經驗交流集錦(五)上饒市廣信區楓嶺頭鎮
發布時間:2024-06-19
為切實加強基層森林防滅火管理體系和能力建設,壓緊壓實鄉鎮森林防滅火屬地責任,建立完善末端發力、群防群治、終端見效長效機制,根據國家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部辦公室安排部署,2022年以來,江西省森林防滅火指揮部在全省11個設區市各選定1個鄉鎮部署開展鄉鎮森林防滅火工作規范化管理試點工作。活動開展以來,各地高度重視,主動作為,在森林防滅火責任落實、源頭管理、宣傳教育、撲火隊伍建設、火情處置等方面,探索積累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經驗和成熟做法,為全省鄉鎮森林防滅火工作規范化建設提供了示范。
創新工作舉措 打造科學體系
廣信區推進鄉鎮森林防滅火工作規范化管理見實效
上饒市廣信區楓嶺頭鎮國土面積79.1平方公里,總人口4.1萬人,其中農業人口3.47萬人,下轄10個行政村99個自然村,全鎮林地面積11萬畝,森林覆蓋率58.6%,森林防滅火工作點多線長面廣,任務艱巨壓力大。自2022年開展鄉鎮森林防滅火工作規范化管理試點以來,楓嶺頭鎮按照“打牢基礎、突出重點、破解難點、全面提升”的思路,上饒市廣信區制定完善“四圖七表十九項制度”軟件資料,打造了“四室一庫一廳”的硬件設施,探索出“四個注重四個強化” 的鄉鎮森林防滅火工作思路,森林防滅火工作規范化管理試點建設初見實效。
一、注重實字當頭,強化責任體系建設。一是壓實黨政領導責任。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的要求,進一步完善了“有組織、有人員、有制度”的森林防滅火指揮部建設,健全領導班子成員森林防滅火掛鉤包干責任制。二是壓實網格體系責任。堅持“責任前置、關口前移”,構建以防為主,終端見效“最后一公里”。全鎮10個行政村劃分3個網格圈,3個網格圈內建立了81個網格,落實了92名網格員為最小單元防火責任人,充分發揮政府主導和群防群控的強大作用,切實做到災害事故防范無死角。
二、注重砥兵礪伍,強化撲火力量建設。一是高質量組建隊伍。選取特保人員、退伍軍人、年輕干部30人組建半專業撲火隊伍;各村相應組建了10—25人的應急撲火分隊并實現“三有”(有場地設施、有裝備物資、有工作制度)建設。另一方面采取聯訓聯勤聯戰、定期考核、教育訓練、定期演練、建章立制等舉措,全面提升隊伍整體素質。二是高標準配備裝備。高標準建設了120平方米器材裝備庫,1000平方米左右的訓練場地,配備了1輛應急救援專用車輛,按照半專業隊伍“三大任務(打小火、開設隔離帶、看守火場)”配備風力滅機、油鋸、割灌機、水槍、二號工具、個人裝備等共計300余件,滿足撲火需要。在裝備配備上實行核心隊員一人一套裝備專柜保管,村級應急撲火分隊實現了“三有”(有場地設施、有裝備物資、有工作制度)建設。三是高要求組織演練。全面加強隊伍的安全教育,牢固樹立安全發展和綜合防災、減災、救災理念,讓安全撲火意識入腦入心。開展撲火知識培訓和綜合演練,讓每一位隊員都熟練撲火機具的使用,掌握滅火技巧,提升快速有序的反應能力和處置能力。
三、注重多措并舉,強化火源管控建設。一是細化管控機制舉措。全面落實“12345”(一種模式、二本臺帳、三項清單、四張圖表、五種機制)的野外火源管控措施:制定森林火險隱患排查管理臺帳,五類人員管理臺帳;建立森林火險隱患排查問題清單、任務清單、責任清單;建立森林防火網格化管理區劃圖,野外用火審核流程圖,森林火災風險分布圖,野外火源管控基礎設施分布圖;建立村規民約處罰機制,森林火災隱患排查機制,野外違規用火協同機制,定期宣傳工作機制,區域聯防聯控管理機制。二是深化立體監測網絡。實行“五雙監測眼”(網格員巡邏、護林員巡邏、鐵塔熱點監測、無人機巡護、卡點監測)立體監測模式,全方位密切監視動態,在春耕農忙、清明祭祀等重點時段對重點林區、重點人群進行嚴防死守、精準盯防,及時、準確上報信息,形成立體林火監測網絡。三是強化區域聯防聯控。將區域森林防滅火聯防聯控作為覆蓋全鎮的森林火災防控的必要補充,完成了與相鄰鄉鎮(村)之間森林防滅火護林聯防協議的簽訂,各相關單位通過定期會商、微信工作群、護林聯防巡查等工作平臺,牢固樹立信息共亨,聯防聯控機制,織密扎牢森林防滅火安全網。
四、注重安全托底,強化撲救體系建設。一是標準化打造平臺。高標準建成集決策、指揮、調度、監控、科學管理和信息處理多功能于一體,內部設施配備齊全的“四室一庫一廳”森林防滅火指揮中心(即:辦公室、值班室、辦案室、檔案室,器材庫,指揮大廳)。鎮本級實現了“七有”(有機構、有指揮平臺、有機制、有預案、有隊伍、有物資、有培訓演練)目標。二是智能化預警研判。通過指揮大屏實時掌握全鎮重點監管企業、森林防火、防汛抗洪、地質災害相關情況動態,并通過現場高清畫面實時在線巡查,運用楓嶺頭鎮智慧綜合管理平臺實現現場高清畫面實時在線巡查、預警研判、進行森林防滅火在線指揮調度,實現了防滅火信息化和智能化。三是科學化應急處置。打造“3個1”應急處置模式(即:森林火災報告流程、鎮村森林火災應急處置辦法、人員疏散轉移方案),嚴格規范火災報告流程,在規定的時間內,準確報告火災各項信息;結合實際編制鎮村森林火災應急處置辦法,定期開展預案演練,做到科學高效處置火情;優化資源配置,轄區內共設置100人以上的避災場所17個,50人以上2個,人員疏散轉移更趨科學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