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江西省減災辦召開災情會商研判會
發布時間:2020-07-30
近日,江西省減災辦組織應急管理、發改委、工信、教育、民政、自然資源、住建、交通運輸、水利、農業農村等20余個部門召開災情會商研判會,總結7月份以來全省自然災害情況,預測分析8月份自然災害趨勢,部署災后恢復重建項目報送工作。省應急管理廳黨委成員、副廳長鐘世富主持會議并講話。
會議傳達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汛救災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關于防汛救災、災后重建和恢復生產等工作部署。會上,省自然資源廳、省水利廳、省農業農村廳、省交通運輸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林業局、省氣象局、國網江西電力有限公司對今年7月份以來的雨情、水情和災情進行了總結,認為五個特點較為明顯:一是降雨量特別大,江河水位高。7月6日至28日,全省平均降雨量251毫米,較常年偏多1.4倍。其中7-8日我省大暴雨影響范圍之廣,為1961年有完整氣象記錄以來之最。饒河、信江、修河及鄱陽湖先后多次發生編號洪水和超警戒洪水,多站點水位甚至超保證、超1998年、超歷史。鄱陽湖流域發生超歷史大洪水。二是與近五年同期相比,災情明顯偏重。與近五年同期相比,除因災死亡人口偏小外,其他指標均明顯偏大,其中緊急轉移安置人口、農作物受災面積、直接經濟損失分別偏多173.5%、227.4%、375%。三是從全省來看,上饒、九江、景德鎮受災嚴重。7月6日開始的洪澇災害是我省今年以來受災范圍最廣、災情最重的一次,其中上饒、九江、景德鎮受災最為嚴重。上述地區的緊急轉移安置人口、農作物受災面積、直接經濟損失分別占全省的74.9%、53.5%、78%。四是部分圩堤決口,緊急轉移安置人口多。受強降水和長江中上游來水影響,問桂道圩、中洲圩、三角聯圩等圩堤發生決口,造成大量農作物被淹,周邊群眾全部緊急轉移安置。截至目前統計,全省共緊急轉移安置70.2萬人,遠超近年同期水平。五是從各指標來看,農業和基礎設施損失大。洪澇災害造成全省大量農田被淹,部分水稻、大棚蔬菜等農作物減產絕收,漁業、養殖業損失嚴重,一些供電、供水、供氣、道路、橋梁、通信等基礎設施損毀,農業和基礎設施損失占全省的80.4%。
會上,相關單位專家對8月份自然災害發生趨勢進行了研判,當前,長江江西段、鄱陽湖水位仍呈波動緩退,思想之弦不能放松。預計8月份全省降水偏少,氣溫偏高,部分地區可能出現氣象干旱。要求各有關部門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堅決按照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統籌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全面核實核準災情數據。完成房屋及居民家庭財產、農林牧漁、工礦商貿、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類災情損失的調查摸底及填報工作,為災后重建綜合評估損失提供數據支撐。二是繼續做好受災群眾安置工作。按照“九個有”標準,加強集中安置點管理,統籌安排各項疫情防控措施,每天堅持測量體溫、衛生消殺,切實做好老人、兒童等特殊人群的安置救助和心理撫慰工作,防止觸電、溺水、雷擊、食物中毒等事故發生。三是有序組織因災倒損房重建。按照“六不得”原則核定倒損民房數據,指導各地科學規劃、選址,爭取春節前完成恢復重建任務,確保受災倒房群眾早日搬入新居。四是加大資金物資監管力度。堅持專款專用,嚴格按照標準、范圍使用救災資金,做到手續齊備、賬款相符,確保救助工作規范有序、資金使用安全高效。
會上,省應急管理廳副廳長、省減災辦主任鐘世富對當前和下一步防災救災和災后恢復重建工作提出明確要求,要高度重視。把災后重建和恢復生產生活作為重大政治責任和最緊迫的民生工程抓緊抓實抓好,不折不扣地把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落到實處;要切實做好災情核定工作。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按照歸口管理、條塊結合、統一口徑的要求,全面客觀統計災害損失情況,按照時間節點保質保量完成;要統籌抓好災后恢復重建工作。按照要求報送災后重建項目,根據各自職責范圍,密切協調配合,確保報送工作落實到位、責任落實到位、壓力傳導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