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目基本概況:
項目名稱:九江心連心化肥有限公司年產30萬噸復合肥項目
項目地址:江西省九江市彭澤縣磯山工業園區
項目規模:年產30萬噸復合肥(其中20萬t/a高塔硝(尿)基復合肥、10萬t/a雙烘雙冷蒸汽造粒滾筒復合肥)。
項目性質:新建項目
項目投資估算總額:24188萬元人民幣
安全投入估算:800萬元人民幣
1、廠址
九江心連心化肥有限公司所選廠址位于磯山工業園西側,規劃用地北臨長江堤,東西兩側的長江堤上有零星民居分布(擬搬遷),最近的庫房距長江126m;南側為山丘,山丘上分布有中廣核的風力發電機組;西側為山丘區域,及規劃的道路,超過1000m有村莊;東側為規劃的同禾路,隔同禾路為現有規劃的化工企業,鄰近的主要有七彩顏料、龍源石化等。
2、工藝流程敘述
高塔造粒復合肥工藝
1)原料處理工序
配料工藝擬采用電腦自動配料系統,每一種原料單設一條計量皮帶作為投料口,投料口與車間投料區地坪做平,以方便操作。設計采用3組原料分別配料。配料計量稱都設在地坑,為方便操作,地坑應設計有足夠寬度,局部設蓋板。
第1組原料設3條配料計量稱,分點布置。經配料計量稱計量后,物料匯合于1#原料匯總輸送帶機,再由1#高塔提升機輸送至熔融槽。
第2組原料設4條配料計量稱,分點布置。經其中3條配料計量稱計量后,物料匯合于1#原料匯總輸送刮板機。其中1條配料電子皮帶秤物料先經原料提升機進入原料破碎機粉碎后,經配料計量稱計量后,物料匯合于1#原料匯總輸送刮板機,再由2#高塔提升機輸送至一級槽。
第3組原料設3條配料計量稱,分點布置。經其中2條配料計量稱計量后,物料匯合于2#原料匯總輸送刮板機。其中1條配料電子皮帶秤物料先經原料提升機進入原料破碎機粉碎后,經配料計量稱計量后,物料匯合于2#原料匯總輸送刮板機,再由3#高塔提升機輸送至二級槽。
2)制漿造粒工藝
經按配比計量后的固體原料,經上塔斗提機進入塔頂氮肥主線的固體原料進入熔融槽,經蒸汽加熱熔化變成液體,熔融槽的液位達到溢流口將溢流到一級混合槽。與磷肥主線上來的粉體進行攪拌混合,混合料漿溢流到二級混合槽,再與鉀肥主線上來的粉體混合,混合料漿經乳化機高速剪切使料漿更好造粒,進入旋轉差動造粒機造粒,具有一定流動性和粘稠度的混合料漿噴撒成小液粒,液粒與塔底進入上升的冷空氣換熱,使液粒冷卻凝固形成具有一定強度的復合肥顆粒,落入塔底的圓盤收料機,出塔皮帶將復合肥半成品送入冷卻篩分、包膜、包裝系統。
3)冷卻包裝工藝
來自造粒塔的半成品顆粒料經一級冷卻機冷卻,冷卻的物料進入細篩篩去2.0以下的小顆粒,半成品直接進入粗篩篩去4.2以上的大顆粒,成品經斗提機提升到無塵冷卻塔頂部進入二級冷卻,冷卻到32度以下進入包膜計量斗,再經計量后進入包膜機,成品量按比例添加包膜油和撲粉劑到包膜機,經包裹后送至成品自動包裝機進行計量包裝,最后轉運至復合肥成品庫房堆垛。
篩分后的粗、細顆粒作為返料經破碎后返回至配料計量工序。
一級冷卻尾氣經過旋風除塵器除塵處理后的尾氣引入造粒塔內,與塔內物料接觸吸附除塵利用,含微量粉塵的氣體進入塔頂洗滌達到排放要求。
雙烘雙冷蒸汽滾筒復合肥工藝
原料倉庫送來的尿素、磷銨、鉀肥和添加劑,大塊狀物料經過破碎機進行破碎,由微機控制配料皮帶秤,進行各原料的混合配制。將配制好的原料送到造粒機中,再噴入適量的水使物料粘結成粒。所有的噴水由給水泵從循環水池送來。造粒中的廢氣由造粒引風機排出。
在較好的操作條件下(造粒物料溫度 60—80℃、造粒物含水 5.5—9.5%),造粒機出口物料的成粒率一般達 30—50%。造粒后的物料由陳化皮帶機送到一級烘干機。在一級烘干機內,物料同與之并流的熱風干燥至含水3%以下。
冷空氣由噴射鼓風機送入燃燒爐,生產的熱風進入烘干機,從烘干機出來的尾氣經過烘干除塵器除塵, 由烘干引風機抽送至烘干重力除塵室進一步除塵。兩次除塵后的尾氣進入洗滌塔進行洗滌,洗滌下來的粉塵在此沉降、不含粉塵的尾氣從煙囪中排入大氣。洗滌水由循環水泵抽出,循環使用。
從一級烘干機尾部出來的干燥物料自動落入一級冷卻機,從冷卻機內
與冷空氣進行逆流換熱。冷空氣經鼓風機進入冷卻機,從冷卻機末端出來的含塵尾氣經過冷卻除塵器進行除塵,再由冷卻引風機抽送進入冷卻重力除塵室進一步除塵。兩次除塵后的尾氣進入洗滌塔,洗滌下來的粉塵變成溶液,經泵送至造粒機內使用,不含粉塵的尾氣經煙囪排入大氣。
從一級冷卻機尾部出來的物料自動落入粉篩提升機的料斗,然后相繼進入粉篩振動篩, 除去的粉面落入造粒皮帶上進入造粒機。 除過粉塵后的物料進入粗篩振動篩進行篩分。過大的粒子由粗料返料皮帶機送回破碎機粉碎后送回造粒機重新造粒。合格的粒子從細篩自動落入二級烘干機繼續烘干( 烘干工藝同一級烘干), 將物料干燥至含水量 1.5%以下; 而后進入二級冷卻機進一步冷卻( 冷卻工藝同一級冷卻)。
二級冷卻后的物料由成品篩進行篩分,不合格的小顆粒由成品返料皮帶機進入二次混料,重新造粒。合格粒子自動落入包膜機,經包膜后的成品由成品輸送帶,進入成品提升機至包裝機貯料斗中,在微機控制下進行包裝。包裝中產生的粉塵,由引風機引出經除塵后排放。
二、危險有害因素辨識
1、 主要危險、有害物質
該項目涉及物料有:
1)原輔助材料:尿素、硝銨磷、磷酸一銨、硫酸鉀、氯化銨、碳酸氫銨、氯化鉀、白云石粉、燃料煤等。
2)產品:硝(尿)基復合肥。
不涉及危險化學品。
2、危險工藝辨識
該項目無反應過程,不屬于危險工藝。
3、重大危險源辨識
該項目不構成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
4、危險有害因素辨識
根據物質的危險、有害因素和類比裝置現場調查、了解的資料分析,按照《企業工傷事故分類》GB6441-1986的規定,該項目生產過程中的主要危險因素有:火災、爆炸及物理爆炸、中毒與窒息與化學灼傷、觸電、高處墜落、機械傷害、物體打擊、車輛傷害、起重傷害、灼燙等。。
根據《職業衛生名詞術語》GBZ/T224-2010,該項目有害因素有:生產性毒物、粉塵、生產性噪聲、高溫等。
三、評價單元劃分
本評價報告按照該項目的生產功能、生產設施設備相對空間位置劃分評價單元,將危險性相同的車間劃分為同一單元,主要劃分以下評價單元。
1、廠址、總平面布置及主要建(構)筑物單元;
2、倉庫單元;
3、生產裝置單元;
4、開工鍋爐單元;
5、空壓站單元;
6、電氣單元。
四、評價結論及建議
1、該項目應重點防范的重大危險、有害因素為火災、爆炸、中毒、窒息、化學灼傷、粉塵。
。
2、該項目應重視的安全對策措施建議包括總平面布置中廠房、倉庫的布置,廠房、倉庫結構、工藝、設施中的材質、防火防爆、防毒防塵及控制措施,電氣設備的選型、安裝,防雷防靜電及安全管理機構、設備、事故應急預案等。應在設計和施工、試生產時認真落實。
3、單元評價結論
1)該項目選址與周邊民居的相互影響性較小。
2)該項目平面布置符合標準、規范的要求。
3)該項目工藝技術可靠,無國家明令淘汰工藝,符合國家產業發展規劃;設備選型與工藝、介質相適應。
4)該項目潛在的危險、有害因素在采取安全對策措施后,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降低事故發生的概率及嚴重程度。
4、結論
1)該項目能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的要求進行安全預評價和安全條件審批,符合國家和省關于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項目安全條件審查辦法的要求,符合安全設施必須按照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的“三同時“的要求進行。
2)從安全生產角度,該項目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章、標準、規范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