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余中油燃氣有限責任公司大余縣城鎮天然氣管道工程(大余分輸閥室-大余門站)
發布時間:2021-03-25
安全評價單位名稱 |
大余中油燃氣有限責任公司 |
項目名稱: |
大余中油燃氣有限責任公司大余縣城鎮天然氣管道工程(大余分輸閥室-大余門站)安全驗收評價報告 |
簡 介: |
|
大余中油燃氣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于2010 年10 月19 日。大余中油燃氣有限責任公司獲得有大余縣管道燃氣特許經營權,負責大余縣的天然氣利用工程項目的實施。
大余縣城鎮天然氣管道工程(大余分輸閥室-大余門站)項目主要包括新建高壓燃氣管道 0.24km(D219.1)、次高壓燃氣管道8.21km(D323.9)、燕子窩調壓站1座、大余門站1座。
依照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城鎮燃氣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583號公布)、《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原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36號公布,第77號修改)等相關規定,本項目屬于城鎮燃氣管道項目不需要辦理安全生產許可證,大余中油燃氣有限責任公司與江西贛安安全生產科學技術咨詢服務中心簽訂協議,委托贛安公司對其“大余縣城鎮天然氣管道工程(大余分輸閥室-大余門站)項目”進行安全驗收評價。
評價小組成員通過到該項目現場進行了實地勘察、資料收集,在對資料認真分析和對現場仔細檢查的基礎上,對委托方新建生產裝置、管道的調試情況及其安全管理進行充分了解后,查找分析了其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種類和程度。對現場存在的問題,和委托方進行了及時的溝通,并提出了整改建議。委托方根評價組成員提出的整改建議進行了認真的整改。評價組按照《安全評價通則》AQ8001-2007)、《安全驗收評價導則》(AQ8003-2007)、參考陸上石油天然氣長輸管道建設項目安全驗收評價報告編寫提綱》(安監總管一[2012]155 號)的要求的要求,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標準和規范,采用合適的安全評價方法,經過定性、定量分析,編制完成了本安全評價報告,為委托方安全生產技術、安全生產管理決策等事項提供技術依據。
本評價涉及的有關原始資料由委托方提供,并對其真實性負責。本報告在編寫過程中,得到了委托方的大力支持與配合,以及有關主管部門領導和專家的精心指導,在此深表謝意。
本報告存在的不妥之處,敬請各位領導和專家批評指正。
|
|
安全評價項目組長: |
李永輝 |
技術負責人: |
馬 程 |
過程控制負責人: |
檀廷斌 |
評價報告編制人: |
李永輝 |
報告審核人: |
劉志強 |
參與評價工作的安全評價師: |
李永輝、陳浩 |
注冊安全工程師: |
李永輝 |
技術專家: |
/ |
到現場開展安全評價工作的人員名單: |
李永輝 |
時間和主要任務: |
完成時間:2021年3月20日;
主要任務:安全驗收評價; |
評價報告: |
|
一、評價對象及范圍:
本評價范圍為大余中油燃氣有限責任公司建設0.24 公里(設計壓力4.0MPa)大余分輸閥室出口至燕子窩調壓站(管徑D219.1)高壓燃氣管道;建設8.21 公里(設計壓力1.6MPa)燕子窩調壓站至大余天然氣門站(管徑D323.9)次高壓燃氣管道;燕子窩調壓站、大余門站及其公用工程、輔助設施在生產過程中所涉及的安全衛生方面的內容。不涉及用戶內容、氣化站、天然氣中壓管道、天然氣低壓管道、中低調壓系統、調度控制及管理系統(SCADA監視控制及數據采集系統)。
涉及本項目的環保問題,應執行國家有關標準和規定,不包括在本次評價范圍內。
涉及該項目的職業危害評價報告由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進行或者自行編制,本報告僅對有害因素進行簡要辨識與分析,不給予評價。
危險化學品的運輸不在評價范圍內。
二、項目基本情況:
建設單位簡介
大余中油燃氣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于2010年10月19日,注冊資本1500萬元,2012年11月26日,由原公司名稱大余華港燃氣有限公司更名為大余中油燃氣有限責任公司。
其公司主營業務包括:城市管道天然氣、壓縮天然氣(CNG)、液化天然氣(LNG)、液化石油氣的供應與銷售。
項目簡介
本項目氣源來自江西省天然氣管網工程贛州南支線(大余-信豐段),總投資2240.71 萬元。接氣位置為大余分輸閥室引出。新建高壓燃氣管道0.24km(D219.1)、次高壓燃氣管道8.4km(D323.9)、燕子窩調壓站1座、大余門站1座(大余中油燃氣有限責任公司氣化站預留部分用地)。
主要建設內容:
1、高壓燃氣管道
大余分輸閥至燕子窩調壓站段的管徑為 D219.1,設計壓力為 4.0MPa,長度為 0.24 km,管線途經地區基本為林地。
2、燕子窩調壓站
從大余分輸閥室來的4.0MPa 天然氣進入燕子窩調壓站,經過濾、計量、加熱、調壓后變成 1.6MPa 輸送至大余門站。工藝流程中,過濾單元為一用一備;加熱單元為一用一旁通,不設備用;調壓單元均設置超壓切斷閥、監控調壓器和工作調壓器,設置為兩路,一用一備。調壓站年供氣量為 8100×104Nm3/a,最大小時流量為2.5×104 Nm3/h,場站占地面積 3937.28m2(5.91畝)。燕子窩調壓站進站管路設計壓力為 4.0MPa,次高壓出站設計壓力為1.6MPa。
3、次高壓燃氣管道
燕子窩調壓站—大余天然氣門站次高壓燃氣管道長度約為 8.21km,管徑為D323.9,設計壓力1.6MPa。管線基本在建環城路及新丫山大道敷設。
4、大余門站
大余門站位于大余中油燃氣有限責任公司氣化站預留部分用地。門站的主要功能是接收燕子窩調壓站的天然氣,經過濾、計量、調壓后輸向下游。設計年供氣規模為6710×10 4 Nm3/a,小時供氣規模為2.07×104 Nm3/h。
線路工程
線路走向
1、管線走向布置
本工程高壓燃氣管道從大余分輸閥室—燕子窩調壓站。次高壓燃氣管道管道從燕子窩調壓站—大余天然氣門站。
本項目高壓管道的起始點位于大余分輸閥室,氣源來自江西省天然氣管網工程贛州南支線(大余-信豐段)管道天然氣,高壓管道由大余分輸閥室引出(設計壓力 4.0MPa)。大余分輸閥室—燕子窩調壓站段高壓燃氣管道長度約為 0.24km。管線途經地區基本為林地,管線從大余分輸閥室西側向西北方向敷設(80 米),管線翻越小山丘繼續向西北方向敷設至燕子窩調壓站(160 米)。
燕子窩調壓站位于大余縣黃龍鎮丫山,占地面積約為 3937.28 平方米(5.91畝)。高程為 192.62~192.76m,周邊無重要建構筑物,符合建站需求。
大余天然氣門站—燕子窩調壓站次高壓燃氣管道長度約為 8.21km。管線基本在建環城路及新丫山大道敷設,管線從大余天然氣門站進站沿新丫山大道東側人行道向北敷設至庾嶺大道(600 米),管線穿越庾嶺大道繼續沿新丫山大道至向北敷設至在建環城路(700 米),管線穿越在建環城路沿在建環城路北側人行道向東敷設(4884 米),管線穿越水渠向東北方向敷設至響塘里村(318 米),管線繼續向北敷設至壟子口村(833 米),管線繼續向東敷設至燕子窩調壓站(875米)。
大余門站位于大余縣黃龍鎮窩里村,占地面積約為 13596.76 平方米(20.4畝)。為門站、氣化站、汽車加氣站加油站合建站,氣化站工程已建設完成,本次建設內容為門站工藝區設施,場區位于既有門站內東側,占地面積為 2182.0平方米(3.27 畝),東側為居民(距離為 34.36 米)。
符合建站要求。路線詳見附圖
2、管道地區等級的劃分
本工程高壓燃氣管道基本為一級、二級地區,管道強度設計系數按二級地區選?。?font face="Times New Roman">0.60);本工程次高壓燃氣管道里程K0+000至KA2+053 段基本為一級、二級地區,管道強度設計系數按二級地區選?。?/font>0.60),管道里程KA2+053 至KA6+283 段現狀基本為一級、二級地區,考慮地區今后發展需求管道強度設計系數按三級地區選?。?/font>0.40),管道里程KA6+283至KA8+400 段現狀基本為三級地區,考慮到管道途徑地區今后發展的需求,管道強度設計系數按四級地區選?。?/font>0.30)。
線路用管
1、管道主要工藝參數
根據市場的需求預測考慮管道的輸氣能力,確定參數如下:
(1)高壓管道輸量:0.81×108Nm3/a(32.0×104Nm3/d),次高壓管道輸量:0.61×108Nm3/a(24.8×104Nm3/d);
(2)高壓燃氣管道長度:0.24km,次高壓燃氣管道長度:8.21km;
(3)高壓燃氣管道設計壓力:4.0MPa,次高壓燃氣管道設計壓力:1.6MPa;
(4)高壓燃氣管道強度設計系數:0.6,次高壓燃氣管道里程K0+000 至KA6+283 段管道強度設計系數:0.4,管道里程KA6+283 至KA8+400 段管道強度設計系數:0.3;
(5)抗震設防烈度:6 度。
(6)本項目高壓燃氣管道大余分輸閥室—燕子窩調壓站段管徑采用D219.1,次高壓燃氣管道燕子窩調壓站—大余天然氣門站段管徑采用D323.9。
2、管型選擇
本工程高壓燃氣管道的設計壓力為4.0MPa,次高壓燃氣管道的設計壓力為1.6MPa,從提高鋼管質量以確保燃氣管道的安全角度出發,鋼管執行標準采用《石油天然氣工業管線輸送系統用鋼管》GB/T9711-2017。本工程高壓燃氣管道用直縫高頻電阻焊鋼管D219.1,次高壓燃氣管道推薦選用螺旋焊縫鋼管D323.9。
本工程高壓燃氣管道選用壁厚為7.0mm,熱煨彎頭直管段選用壁厚為7.0mm,熱煨彎管曲率半徑為6D;次高壓燃氣管道K0+000-KA2+053 選用壁厚為7.1mm,KA2+053-KA8+400選用壁厚為12.7mm,熱煨彎頭直管段選用壁厚為12.7mm,熱煨彎管曲率半徑為5D。
2.5.3.1一般地段管道敷設
1)敷設方式
本工程一般線路段管道全部采用埋式敷設方式。
2)管道埋深
本工程管頂埋深不小于 1.2m。
特殊地段管道敷設
1)與市政管道及設施交叉部位采取的安全措施
本工程區域埋地障礙物多為供水用金屬管道和埋地光纜。一般情況下,輸氣管道位于這些埋地設施下方。
(1)與管道交叉時,兩管間凈距不小于 0.5m。
(2)與電纜交叉時,管道與電纜凈距不小于 0.5m,并對電纜采取保護措施,如在電纜上方鋪一層磚等。
(3)在穿越處設置警示標志。
2)管道穿越環境敏感點采取的安全措施
(1)同溝段管道敷設
管道埋深、轉角等要求同一般地段管道敷設。標志樁設置在同一地點,分別埋設在兩條管道的中心線上,在兩條管道上方0.5m 處分別埋設警示帶。
管道焊口除采用100%的射線探傷外,還進行100%的超聲波探傷。
穿跨越工程
本工程高壓燃氣管道沿線穿越水泥路1次。
本工程次高壓燃氣管道沿線穿越庾嶺大道1次,穿越在建環城路1次,穿越環城路交叉口1次,穿越環城路交叉口2次,穿越硬化道路1次,穿越水渠1次,穿越水塘2次。 ①公路穿越
本工程高壓燃氣管道在管道里程K0+044處穿越水泥路,穿越段地層上部素填土地質松軟,粉質粘土層薄,采用人工頂管+套管方式穿越。
本工程次高壓燃氣管道在管道里程K0+532-K0+662、管道里程K0+971-K1+301、管道里程K1+516-K1+646、管道里程K3+057-K3+187、管道里程K4+409-K4+632處穿越市政道路及硬化路面,穿越段主要土層為中風化含礫泥質粉砂巖,為軟質巖,天然抗壓強度為9.53Mpa,較堅硬。采用定向鉆方式穿越。
公路穿越段管道壁厚符合《油氣輸送管道穿越工程設計規范》(GB50423-2013)相關規定,防腐層采用3LPE加強級,管道環形焊縫進行100%射線照相檢測,同時還進行100%超聲波檢測以及單獨試壓等保證穿越段管道安全的措施。 ②河流、池塘穿越
本工程次高壓燃氣管道在管道里程K6+513-K6+653、K7+063-K7+217處穿越水塘,穿越段主要土層為中風化含礫泥質粉砂巖,為軟質巖,天然抗壓強度為9.53Mpa,較堅硬。采用定向鉆方式穿越。管道里程K6+190-K6+209處穿越水渠,本工程采用大開挖方式穿越水渠。
管道穿越魚(水)塘和水渠時,對于有襯砌的水渠,埋設深度要保證管道處在渠底深度1.2m以下,其它水渠和魚(水)塘穿越,必須保證管道埋設深度在現狀塘(渠)底以下2.5m。
③其它穿越
管道與已建埋地管道、電纜交叉時,從其下方通過。且與電纜的垂直凈距不小于0.5m,與其它管道的垂直凈距不小于0.5m。
三、評價結論
1)該建設項目從可行性研究到工程項目的安全預評價,從工程項目的初步設計到項目的施工建設,從安全設施投入到試運行,嚴格按照相關的安全法規要求進行,符合法律、法規的要求。
2)該建設項目大余縣城鎮天然氣管道工程(大余分輸閥室-大余門站)、管道走向與周邊居民區及重要建(構)筑物等的距離符合規范要求;
3)該建設項目輸氣管道從管道敷設、穿越工程、水工保護和腐蝕控制等方面符合現行標準、規范的要求,落實了安全設施設計專篇中相關內容和安全對策措施。
3)設計中考慮了氣象、水文、地質等自然條件的影響,采取了預防自然災害、社會危害等安全措施;
4)大余中油燃氣有限責任公司建立了三級安全管理網絡,配備了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健全了各級安全崗位責任制,制定了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并且在日常管理中嚴格執行;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管理人員經有關部門考核取得安全知識和管理能力合格證,特種作業人員能夠按規定培訓取證,持證上崗,其他從業人員進行了相應的安全知識、專業技術和應急救援知識的培訓;對從業人員勞動防護用品配備和安全投入等方面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求。
5)制定的事故應急救援預案預從預案體系,預案內容,預案培訓、演練和更新等內容全面,定期演練和更新,落實了安全設施設計專篇中相關內容和措施。
1)該項目涉及的主要危險物質是天然氣、四氫噻吩、和氮氣。
2)工藝過程危險有害因素有:火災、爆炸、中毒和窒息,物理爆炸、觸電及其它傷害。
3)自然環境危險有害因素有地震、雷電、大風、洪水、高溫和低溫等。4)經辨識確認,該項目不構成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
應重點防范的重大危險有害因素
1)防止因輸氣設備、設施未定期檢驗及安全附件失效導致天然氣泄漏引發的火災、爆炸;
2)防止輸氣管線因設計、安裝、腐蝕及安全附件失效等原因引起的管道爆裂,并可能引發次生事故。
3)防止汛期因暴雨或洪水引發的對巡線人員造成的淹溺。
應重視的安全對策措施建議
1)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法》和《城鎮燃氣管理條例》等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要求,落實“一崗雙責”,嚴格執行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不斷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2)加強對安全管理人員和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及員工的安全教育培訓和再教育工作,提高從業人員的安全意識和專業技能。
3)加強對作業許可(包括動火作業、動土作業、斷路作業、高處作業、設備檢修作業、吊裝作業、盲板抽堵作業和受限空間作業)的管理,嚴格執行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防止違章作業引發的安全事故。
4)加強爆炸危險區域內的防爆電氣和儀表的維護,防止爆炸危險區域內的防爆電氣和儀表的防爆性能失效而引發的火災、爆炸。
5)加強輸氣設備、設施及管道的安全檢查、維護保養、定期檢驗工作,確保設備設施、管道及安全附件處于完好狀態。
6)加強對《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法》的宣傳教育工作,提高管道沿線居民和企事業單位對天然氣管道的保護意識,防止第三方破壞。
7)加強對輸氣管線的巡線管理,巡線人員應密切關注管道沿線地貌變化、管道沿線設施的完好性、沿線違章占壓、安全保護范圍內的違章施工、周邊社會活動情況以及保護系統運行情況等,及時發現和杜絕第三方破壞,防止因第三方破壞造成天然氣泄漏引發的次生事故。
8)加強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修訂、備案、培訓及演練工作,尤與地方政府、應急救援單位的綜合演練,不斷提高公司事故應急處理能力。
安全評價結論
大余中油燃氣有限責任公司大余縣城鎮天然氣管道工程(大余分輸閥室-大余門站)各種批復文件、預評價、安全設施設計專篇及竣工資料比較齊全。該項目安全驗收評價組根據企業提供的各種技術資料和相關文件,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標準和規范,運用安全檢查表法和重大泄漏事故后果模擬等方法,通過現場勘察、詢問和查閱資料,對本工程安全設施的設計、施工、安裝與運行情況及安全管理等進行綜合評價后認為:
大余中油燃氣有限責任公司大余縣城鎮天然氣管道工程(大余分輸閥室-大余門站)以及與之配套的安全設施與安全設施設計專篇相符,符合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經安裝和試運行,系統各設備工作正常,安全保護裝置能投入運行,現場各項安全設施工作正常,各項安全設施可靠有效,運行參數達到設計要求,總體安全狀況良好。
總體結論:大余中油燃氣有限責任公司大余縣城鎮天然氣管道工程(大余分輸閥室-大余門站)安全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試生產以來安全設施運行正常,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章、標準、規范的要求,符合安全生產條件,具備安全設施竣工驗收條件。
|
|
提交時間: |
2021年3月25日 |
現場影像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