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價過程略
評價結論及建議:
一、危險、有害因素辨識
湖北金莊科技再生資源有限公司熱電工程在生產過程中使用的鹽酸、氫氧化鈉、氨水等均屬于危險化學品,本項目生產過程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的辨識和分析可知,明確鍋爐火災、爆炸、壓力容器爆炸是主要危險、有害因素,其次是還包括灼燙、起重傷害、機械傷害、高處墜落、物體打擊、中毒和窒息、觸電、車輛傷害、噪聲等。
根據《危險化學品目錄》(2015版),本項目生產不涉及劇毒化學品。
根據《重點監管的危險化學品名錄》(國家安監總局2013年版),本項目不涉及的重點監管的危險化學品。
根據《易制爆危險化學品名錄》(2017年版),本項目不涉及的易制爆危險化學品。
根據《易制毒化學品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445號),本項目涉及的鹽酸屬于第三類易制毒化學品。
根據《監控化學品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190號),本項目不涉及監控化學品。
根據《重點監管的危險化工工藝》(國家安監總局2013年版)該項目不涉及重點監管的危險化工工藝。
二、安全生產條件
本項目審批過程符合國家相關法規和規范要求,項目在前期分別進行了項目申請、備案、安全預評價。項目安全設施按照可研和安全預評價要求與主體工程同事建設并投入使用,符合“三同時”要求,項目安全設施和措施與現行國家規定要求安全設施和措施的水平相當。
對本項目生產過程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的辨識和分析可知,明確鍋爐火災、爆炸、壓力容器爆炸是主要危險、有害因素,其次是還包括灼燙、起重傷害、機械傷害、高處墜落、物體打擊、中毒和窒息、觸電、車輛傷害、噪聲等。
通過安全檢查表進行檢查,本項目選址和平面布局合理,建構筑物耐火等級符合要求,設備設施以及生產工藝技術的選用能夠滿足安全需求,公用工程依托可靠,項目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的要求。
通過作業條件危險性分析法,明確本項目鍋爐運行單元和電氣單元屬于顯著危險,需要重點注意;其它如燃煤輸送、脫硫脫硝、除灰除渣屬于比較危險,也應積極防范。
通過事故后果模擬及事故樹方法對鍋爐爆炸進行了分析,計算出了鍋爐爆炸的傷害半徑,分析出了造成鍋爐爆炸的各類因素。提出了相應的對策措施建議,選用性能優良的自動滅火保護裝置,并加強巡視、檢修和日常維護管理等措施,可有效防止鍋爐爆炸事故的發生。
本項目成立了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并配備了安全管理人員,制定了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和相應的操作規程、事故應急預案。公司應定期組織員工進行安全培訓學習和事故演練。
通過《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2016)對本項目進行辨識,明確本項目不構成重大危險源。
本項目在試運行期間設備運行狀況良好,未發生重大設備事故,整個系統能夠平穩運行,安全設施和措施與現行國家規定要求安全設施和措施的水平相當。
三、評價結論
湖北金莊科技再生資源有限公司12MW背壓機組熱電聯產項目(一期)選擇了成熟、可靠的生產工藝及設備,具有較高的安全生產可靠性;工程建設較好地貫徹了“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遵循了安全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的“三同時”原則,安全設施能正常運行;在生產管理上有效落實了已經建立的各項規章制度和安全對策措施。經試運行及試生產表明,設備運行狀況良好,未發生重大設備事故,未發生人員傷害事故,安全生產總體現狀良好,具備竣工驗收的條件。
四、建議
1、防止火災、爆炸、中毒窒息安全對策措施
(1)企業應建立和不斷完善相關的安全管理制度,落實相關要求。
(2)檢修各管道設施、閥門時,必須采用可靠的隔斷裝置。
(3)企業應配備必要的人員、救援設施及特種作業器具并定期演練,做好本單位危險作業防護和救援工作。
(4)使用柴油點火的設備和管道等,在檢修時(尤其是需動火時),必須用惰性氣體(如氮氣、蒸汽等)進行充分的置換,并經徹底清洗分析合格。與外部相連的管道,應用盲板隔開。
(5)該項目鍋爐煙氣中含少量二氧化硫,其對眼及呼吸道粘膜有強烈的刺激作用,大量吸入可引起肺水腫、喉水腫、聲帶痙攣而致窒息。建議在可能發生煙氣泄漏的位置設置有毒氣體探測裝置。
(6)該公司涉及氨水、鍋爐煙氣中含少量二氧化硫等有毒物質,應配備相應的防毒面具及空氣呼吸器。
2、防止壓力容器、氣瓶等物理爆炸安全對策措施
(1)應當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建立健全壓力容器使用安全管理制度
(2)應當對壓力容器本體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測量調控裝置、附屬儀器儀表進行日常維護保養,對發現的異常情況,及時處理并且記錄,同時每月至少進行一次安全檢查,并且作出記錄,保證在用壓力容器始終處于安全狀態。
(3)應當逐臺建立壓力容器技術檔案并且由其管理部門統一保管。
(4)氣瓶使用前應進行安全狀況檢查,對盛裝氣體進行確認,不符合安全技術要求的氣瓶嚴禁入庫和使用;使用時必須嚴格按照使用說明書的要求使用氣瓶。
(5)氣瓶的放置地點,不得靠近熱源和明火,應保證氣瓶瓶體干燥。
3、防止機械傷害、物體打擊等安全對策措施
(1)從業人員在作業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本單位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杜絕各種違章作業。
(2)企業在實施檢維修作業前,應當制定相應的安全技術防范和應急措施,并組織落實。對危險性較大的檢維修作業,其安全技術和應急措施應當經本單位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審查同意。
(3)企業必須對在用特種設備進行經常性日常維護保養,并定期自行檢查。特種設備及安全附件必須嚴格進行檢驗檢測,按規范要求定期進行檢驗。
4、防止電氣設施以及用電設備引發的觸電傷害、火災事故安全對策措施
(1)電氣系統作業必須嚴格執行相關規定,電氣設備檢修維修過程中,必須嚴格執行警示牌制度,嚴禁作業過程中移動或拆除、遮攔警示牌。
(2)在電氣設備的作業時,為保證作業人員的人身安全及設備安全,必須嚴格執行工作票制度。
(3)臨時用電應經有關主管部門審查批準,并有專人負責管理,限期拆除。
(4)配電室的絕緣膠板、絕緣靴和絕緣手套保持完好,電氣工具必須完好有效。
(5)電氣裝置應有專人負責管理、定期進行安全檢驗或試驗,禁止安全性能不合格的電氣裝置投入使用。
(6)項目的消防設施還未經公安消防部門驗收,建議企業盡快取得消防驗收意見書。消防設施應有專人管理,定期進行檢查更換。
5、防化學灼傷安全對策措施
(1)加強巡檢,防止氨水、氫氧化鈉、鹽酸物料泄漏。
(2)接觸氨水、氫氧化鈉、鹽酸崗位作業人員佩戴防腐蝕防護用品,加強個體防護。
(3)提高自動化操作水平,盡量避免人員直接接觸化學腐蝕品。
(4)崗位作業人員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
(5)應定期維護洗眼器,確保洗眼器完好。
6、安全管理安全對策措施
(1)企業主要負責人、分管安全生產工作的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必須接受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具備與本單位所從事的生產經營活動相適應的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安全管理人員必須按規定參加相關部門組織有復訓。
(2)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專門的安全技術培訓并經考核合格,取得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資格證書后,方可上崗作業。特種作業人員應及時參加復訓。
(3)企業應當根據發展實際不斷健全事故應急救援體系,完善相應的事故應急預案,及時更新必要的應急救援裝備與器材,定期開展應急宣傳、教育、培訓、演練。
(4)企業應當根據發展實際不斷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完善各工種、崗位的安全操作規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