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藍恒達化工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4-09-17
安全評價單位名稱 |
江西藍恒達化工有限公司 |
項目名稱: |
離子膜燒堿一期50kt/a和5kt/a80﹪水合肼生產裝置安全現狀評價報告 |
簡 介: |
|
|
|
江西藍恒達化工有限公司是一個以氯化鈉為龍頭化工生產企業,公司成立于2005年4月21日,位于江西省樟樹市辛基山工業園區,主要從事離子膜燒堿、聚氯乙烯樹脂(PVC)、鹽酸、液氯、水合肼、三氯氫硅等產品生產與銷售。法定代表人:藍家勇,注冊資本:1800萬美元。
公司現有生產裝置產能離子膜燒堿170kt/a(一期以100kt/a產能名稱設立的項目—其中50kt/a裝置于2008年4月通過驗收,另外50kt/a裝置于2009年11月履行了安全設施設計審查,但未履行竣工驗收,二期以70 kt/a產能名稱設立的項目,裝置于2013年11月履行了安全設施設計審查,但未履行竣工驗收);PVC樹脂50 kt/a(以100kt/a產能名稱設立的項目,其中50kt/a產能裝置于2008年4月通過驗收,后續未建);三氯氫硅6kt/a;水合肼20kt/a(其中以5kt/a產能名稱設立的項目于2013年3月通過安全設施竣工驗收,15kt/a裝置于2014年1月履行了安全設施設計審查,但未履行竣工驗收);ADC發泡劑20kt/a(于2012年12月履行了安全設施設計審查,但未履行竣工驗收),三氯乙烯10 kt/a(于2014年1月履行了安全設施設計審查,但未履行竣工驗收),3-氯丙酸0.8kt/a(于2014年1月履行了安全設施設計審查,但未履行竣工驗收)。
該公司的一期100kt/a離子膜燒堿中50kt/a項目于2008年4月17日通過省安監局組織的安全驗收,并于2008年5月14日取得安全生產許可證,其證號為:(贛)WH安許證字[2008]0479號,許可范圍為離子膜燒堿、液氯、鹽酸;年產6kt三氯氫硅生產裝置于2010年5月7日通過省安監局組織的竣工驗收,于2010年6月9日實施安全生產許可證變更, 安全生產許可范圍增加三氯氫硅產品,2011年6月7日進行了延期換證,許可范圍為:離子膜燒堿、液氯、鹽酸、三氯氫硅;該公司年產5kt80﹪水合肼生產裝置于2013年3月18日通過安監局組織的竣工驗收,并于2013年3月18日實施安全生產許可證變更,安全許可證范圍增加了水合肼,許可范圍為:離子膜燒堿、液氯、鹽酸、三氯氫硅、水合肼。安全生產許可證有效期至2014年6月6日。
延期換證三年(2011年6月7日-2014年6月6日)來,企業進行了二期7萬噸離子膜燒堿、15kt水合肼的擴建項目, 新建了年產20ktADC發泡劑、10kt三氯乙烯、0.8kt3-氯丙酸項目裝置,新建75T/h鍋爐背壓發電9000KW熱電聯產裝置,進行了二期冷凍站、二期污水處理站建設,這些項目尚未完成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50kt/aPVC樹脂、6kt/a三氯氫硅裝置現已停產,這些項目均不在本次評價范圍。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和《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實施辦法》等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國家對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實行安全生產許可證制度,對申請延期換證企業的危險化學品生產裝置必須進行安全評價。為此,江西藍恒達化工有限公司委托江西贛安安全生產科學技術咨詢服務中心對其離子膜燒堿、液氯、鹽酸、水合肼的安全生產許可證的延期換證生產裝置進行安全評價即對該公司離子膜燒堿一期50kt/a和5kt/a80%水合肼危險化學品生產裝置進行安全評價。 |
|
安全評價項目組長: |
戴磷 |
技術負責人: |
夏長喜 |
過程控制負責人: |
辜剛 |
評價報告編制人: |
戴磷 |
報告審核人: |
成文峰 |
參與評價工作的安全評價師: |
辜剛、周紅波 |
注冊安全工程師: |
戴磷、辜剛、成文峰、夏長喜、周紅波 |
技術專家: |
朱小華 |
到現場開展安全評價工作的人員名單: |
戴磷、夏長喜、周紅波 |
時間和主要任務: |
時間:2014.8;主要任務:安全設施現狀 |
評價報告: |
|
江西藍恒達化工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4月21日,法定代表人:藍家勇,企業經濟性質為外商投資企業,注冊資本:1800萬美元。位于江西省樟樹市省級的鹽化基地—辛基山工業園區內,公司占地面積1193畝(目前生產占地700畝;預留地493畝),主要從事主要從事離子膜燒堿、聚氯乙烯樹脂(PVC)、鹽酸、液氯、水合肼、三氯氫硅等產品生產與銷售。
江西藍恒達化工有限公司現有組織機構包括技術部、生產部、設備部、安環部、計控部、電氣部、財務部、動力廠、水合肼廠、PVC廠,AC廠、氯堿廠、精細化工廠、新產品開發部、熱電站、基建部、行政部、人資部、銷售部、資材部、保衛部、法務部,公司生產采用四班三運轉。公司現有員工630余人,其中高級職稱36名、技術人員120名,其中本科以上學歷45名、大專學歷140名,占總人數31.39%。
公司成立了安全生產委員會,公司設有安環部,為公司安全管理機構,配專職安全管理人員9人。公司主要管理人員和專職安全管理人員均經江西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培訓并取證。
一、危險有害因素辨識
在離子膜燒堿生產和水合肼生產過程中生產氯、鹽酸、燒堿、氯化氫、水合肼等產品,制冷劑為液氨、使用較多的氯氣及使用硫酸、氯化鋇等,它們不但都具有強腐蝕性,而且是有毒物質,人體長期低濃度接觸,易對人體健康及生理機能造成損害。
本裝置離子膜燒堿生產氯化鋇投料過程中產生的生產性粉塵,粉塵易致塵肺。
水合肼生產中副產物十水碳酸鈉晶體、少量的氯化鈉及催化劑硫酸鎂,人員長期接觸會危害健康, 如累計到一定的量,可引起肺病。粉塵危害主要在配料崗位,人工投料時很容易造成有害粉塵的彌散。具有致癌性的粉塵對健康的危害就更嚴重。在鍋爐房中如工作場地通風、排塵不良,個人防護不當,就可能造成作業人員吸入粉塵,對健康造成傷害。
作業人員直接接觸噪聲會使人煩燥與疲勞,分散注意力,影響語言的表述和思考,甚至發生傷害事故,嚴重的可造成耳鳴頭暈,引起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神經衰弱等癥狀,長期接觸可導致聽力下降等生理障礙。
本項目產生高噪聲源的主要設施有脫水機、攪拌設施、泵、真空噴射泵、鍋爐等及空氣放散性噪聲,其在運行過程中物質可能產生不同程度的噪聲。噪聲類別多為機械類噪聲和空氣動力性噪聲,最高可達95dB(A)以上。
生產過程中的鍋爐、氯化氫合成爐、水合肼生產過程的蒸餾等設備在運行過程中向空間釋放一定的熱能。同時使用蒸汽的設備、管道以及電動設備在運行時也產生熱量向周圍空間放熱,且該項目所在地夏季氣溫較高,極端最高氣溫達41℃以上,夏季炎熱及運行過程產生的熱輻射可造成作業環境高溫。導致作業人員易疲勞,甚至脫水中暑、休克等。
二、評價結果
1)通過對危險、有害因素的分析,藍恒達化工公司這次換證的離子膜燒堿和水合肼項目生產裝置存在著的危險、有害因素有火災爆炸、中毒窒息、腐蝕灼傷、容器爆炸、鍋爐爆炸、起重傷害、高溫燙傷、觸電、機械傷害、高處墜落、物體打擊、有毒物質、噪聲、高溫、粉塵等。
項目最主要的危險因素是中毒窒息、火災爆炸、腐蝕灼傷和容器爆炸。
2)根據《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2009對重大危險源進行了辨識分析,本裝置所在廠區使用和儲存的危險化學品構成構成一級重大危險源。
根據《關于開展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安監管協調字[2004]56號),對項目涉及的工藝設備進行重大危險源辨識得出,本項目使用的液氯儲罐、液氯鋼瓶、液氯管道及液氨儲罐屬于重大危險源項目申報登記范圍的設備。
3)該項目生產中未涉及《監控化學品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190號)的名錄中規定的監控化學品;
依據國務院令第445號《易制毒化學品管理條例》的規定,本項目鹽酸和硫酸為第三類易制毒化學品。
對照《劇毒化學品名錄》(2002版),該項目使用的氯氣屬于劇毒化學品;
根據《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關于公布首批重點監管的危險化學品名錄的通知》(安監總管三〔2011〕95號)的規定,對照《首批重點監管的危險化學品名錄》得出,該項目涉及氯氣(液氯)、氫氣、氨氣(液氨)屬于首批重點監管的危險化學品。
根據公安部2011年11月25日頒布的《易制爆危險化學品名錄》(2011年版)進行易制爆危險化學品辨識得出,本項目未涉及易制爆危險化學品。
根據《高毒物品目錄》(2003年版)(衛法監發[2003]142號)進行辨識,本項目使用的氯氣和氯化鋇屬于高毒化學品。
4)針對項目危險物質儲存和生產過程中的危險因素,企業采取了相應安全措施,壓力容器、行車、鍋爐、防雷設施等及時進行了校驗,設備設施運行正常和在安全監控掌握當中,項目公用工程、安全設施基本滿足生產的需要。
5)企業安全管理和消防滿足安全生產的需要,企業建有安全管理組織機構,配置有安全管理人員并經過培訓,具有安全管理知識。操作人員培訓情況正常,操作有日常安全記錄,安全管理工作按照制度正常運行。企業建立了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但應進一步進行完善。
6)采用的兩個檢查表對企業安全生產條件進行檢查, 主要表現在有毒(可燃)氣體報警器不符合《石油化工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設計規范》(GB50493-2009)、重大危險源監測監控系統未按照《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暫行規定》(國家安監總局令第40號)規定安裝SIS系統和視頻監控系統等,其他安全生產條件符合《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實施辦法》的要求。
7)采用危險度評價法進行評價,評價結果為:液氯儲罐區單元危險分值為19分,危險等級為Ⅰ級,危險程度為高度危險;氯氣液化、液氯充裝、電解廠房、氯氫處理、燒堿儲罐區、鹽酸儲罐區和水合肼主廠房、次鈉廠房和水合肼包裝廠房的危險分值為11~15分,危險等級為Ⅱ級,危險程度為中度危險;一次鹽水的危險分值均為10分,危險等級為Ⅲ級,危險程度為低度危險。
8)采用作業條件危險評價法評價結果為:電解廠房、氯氫處理、液氯充裝、液氯罐區、次氯酸鈉車間、制冷站單元中毒的危險分值均為90分,危險程度為顯著危險,需要整改;整改的主要安全對策措施為液氯儲罐、液氨儲罐等應設置壓力、溫度、液位等不間斷采集和監控系統及有毒有害(可燃)氣體(氯氣、氨氣、氫氣)泄漏檢測報警裝置,并具備信息遠傳、連續記錄、事故預警、信息儲存功能;具備緊急停車系統。記錄的電子數據的保存時間不少于30天,配備獨立的安全儀表系統(SIS),設置視頻監控系統,應定期對安全設施和監控加強對這些部位的安全檢查。
電解廠房、氯氫處理、氯氣液化、次氯酸鈉車間、水合肼車間、水合肼包裝車間、制冷站、變配電室子單元火災、爆炸和一次鹽水、燒堿儲罐區、鹽酸儲罐區、次氯酸鈉車間、水合肼車間、水合肼包裝車間的腐蝕、灼傷的危險及一次鹽水、氯氫處理、電解廠房、燒堿儲罐區、水合肼車間、水合肼包裝車間、成品倉庫等子單元中毒和有害氣體的危險20~70分之間,危險程度為可能危險,需要注意。
電解廠房、液氯充裝、空壓站和氮氣站、鍋爐房等子單元機械傷害和鍋爐房高溫灼傷的危險分值均小于20分,危險程度為稍有危險,或許可以接受。
9)采用有毒氣體泄漏重大事故后果分析對液氯儲罐和液氨儲罐萬一發生爆炸事故,有毒氣體泄漏后果進行預測結果如下:
有毒氣體液氯泄漏事故后果模擬分析結果為20噸液氯儲罐,因某種原因爆裂,造成全部泄漏。
其吸入5~10min有毒氣體致死半徑為109.5m、吸入0.5~1h有毒氣體致死半徑為287.06 m~323.30 m、吸入0.5~1h有毒氣體致重病中毒半徑為383.32 m~438.79 m。
從藍恒達化工有限公司總平面圖中可以看出,如該公司液氯儲罐發生爆裂事故,其死亡、重傷半徑不波及鄰廠界區及周邊居民區,可能對周邊環境有較大影響。
液氨貯罐重大泄漏事故后果分析,12噸的液氨儲罐發生爆裂,全部泄漏,可能造成死亡半徑為157.89m,中毒半徑為367.97m范圍的危害,本項目周圍800m以內無居民,故影響不大。
四、評價結論:
江西藍恒達化工有限公司此次換證的離子膜燒堿一期50kt/a和5kt/a80﹪水合肼項目生產裝置針對現場提出的安全隱患部分已整改到位、對暫時不具備整改條件的安全隱患項制定了整改方案和計劃,企業正在按照重大危險源監測監控系統整改方案中要求的正在進行積極采購設備進行安裝,對未能及時整改的不符合項采取了相應的安全防范措施和加強了安全管理,該公司離子膜燒堿一期50kt/a和5kt/a80﹪水合肼項目生產裝置生產風險屬可接受范圍,此次評價范圍的延期換證范圍裝置基本符合安全生產條件,企業應盡快完成重大危險源改造,完善安全生產條件。
|
|
提交時間: |
2014年9月 |
上一篇:
萍鄉市金貓化工有限公司下一篇:
江西天新藥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