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帥達化工有限公司100萬t/a新型復合肥項目
發布時間:2016-11-10
安全評價單位名稱 |
江西帥達化工有限公司 |
項目名稱 |
100萬t/a新型復合肥項目 |
簡 介 |
|
江西帥達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西帥達公司)的前身是江西省作物土壤調理劑開發中心,屬國家發改委、農業部定點復混肥、摻混肥、水肥、農藥專業生產企業,2008年9月申報改制,由原來的國有企業改制為股份制企業。目前公司的研發、開發、創新及技術實力均居國內行業的領先水平。公司擁有自主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和一批技術骨干及技術專家,研究領域涵蓋了植物保護系統的多個學科,具有較強的新劑型及自主創新品種的開發能力,公司目前擁有“三證”資源100個(含申報中)200多個產品品規。
企業秉承了國企嚴謹的管理模式和股份制企業靈活的市場機制,公司產品遍銷全國各省,尤其在黃河中下游、長江中下游、東南沿海諸省享有良好聲譽,產品的質量和價格得到消費者認可,品牌認知度高。營銷網絡覆蓋全國、且呈扁平特征?,F有市場營銷網絡擁有5個部,20個大區,108個片區,已覆蓋至全國省、市、縣的1200多個行政區域,在全國主要農藥大省均有 300-600 不等的經銷商及零售商,保證了產品的市場占有率。
近年來隨著企業發展迅猛,公司原有的廠房和設備已無法擴大生產,不能滿足市場的需要。為了更好的發揮企業的社會效益及經濟效益,積極的響應國家產業政策的主導方向,經新干縣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同意,建設一套100萬t/a新型復合肥生產裝置(以下簡稱復合肥建設項目),其建設內容主要包括2條30萬噸/年氨酸法復合肥生產線,1條20萬噸/年BB肥生產線,1條20萬噸/年鉀肥擠壓肥生產線。
擬建項目位于江西省新干縣鹽化工業城內,項目共涉及復合肥裝置區、BB肥與鉀肥生產裝置區2個生產裝置區以及公輔工程、儲運工程、環保工程等配套設施,廠區用地面積:134391m2,總建筑面積:74901m2,建、構筑占地面積:59065m2。 |
|
安全評價項目組長: |
馬程 |
技術負責人: |
夏長喜 |
過程控制負責人: |
朱小華 |
評價報告編制人: |
馬程 |
報告審核人: |
戴磷 |
參與評價工作的安全評價師: |
馬程、王冠、羅陽 |
技術專家: |
/ |
時間及到現場開展安全評價工作的人員名單: |
2016.6.15 馬程 |
報告完成時間和主要任務: |
完成時間:2016.11;
主要任務:為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江西帥達公司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關于加強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工作的通知》(發改投資[2003]1346號)、《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監督管理辦法》和《危險化學品建設項目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45號)等法律、法規和有關規章的要求,落實建設項目安全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的“三同時”規定,委托江西贛安安全生產科學技術咨詢中心(以下稱:贛安中心)對其擬建的《復合肥建設項目》進行安全評價。 |
評價報告: |
|
項目基本情況:
(1)項目名稱:江西帥達化工有限公司100萬t/a新型復合肥項目
(2)主辦單位:江西帥達化工有限公司
(3)企業性質:有限責任公司
(4)法人代表:郭惠華
(5)項目性質:新建
(6)可研報告編制單位:江西帥達化工有限公司;
(7)項目建設選址:江西省新干縣鹽化工業城
(8)項目投資:項目報批投資:29890.00萬元;項目總投資:51380.00萬元
(9)項目產品:氨酸法復合肥、BB肥、鉀肥擠壓肥
評價結論及建議:
一、安全對策措施建議
(1)全面落實可研報告中的安全措施
(2)主要安全技術措施
1)目前項目選址符合有關法律、法規和規范、標準的要求。但應關注周邊的變化,發現有影響項目安全的新建企業和設施時,應及時與有關方面溝通、協調,及時采取措施,以保證項目的生產安全。
2)在項目的平面布置中應根據《工業企業總平面設計規范》、《化工企業總圖運輸設計規范》和《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等有關規范、標準的要求。合理布置本項目建筑物和以后其它項目的建(構)筑物,確保在風向和安全間距上符合規范要求。
3)可能散發可燃氣體的工藝裝置、裝卸區和污水處理場等設施,應布置在人員集中場所、及明火或散發火花地點的全年最小頻率風向的上風側。
4)擬建項目生產廠房內存在液氨、硫酸等腐蝕品,項目建設應設計相應的防腐措施,主要對廠房基礎、車間地坪、樓面、內墻以及設備等進行合理防腐蝕處理。
5)生產工藝安全衛生設計必須符合人機工程原則,以便最大限度地降低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以及精神緊張狀態。
6)項目應最大限度地采用自動化控制,以減少人為操作因素影響,提高本質安全程度。
7)生產裝置的監測、控制儀表除按工藝控制要求選型外還應根據火災危險性和爆炸危險性的相關選型要求。
8)有關管線的設計應考慮抗震和管線振動、脆性破裂、溫度應力失穩、高溫驟變、腐蝕破裂及密封泄漏等因素,并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以措施。
9)有關管線的設計安裝必須安全可靠且便于操作,設計中所用的管線、管件及閥門的材料應有足夠的機械強度,管線的設計和安裝及試壓等技術條件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和規范。
10)針對不同的生產場所和物料特性,科學合理選用生產工藝管道和密封材料和閥門等,以有效減少跑、冒、滴、漏。
11)項目設備選型,盡量選用本質安全型設備,提高整個項目本質安全度。特別是造粒機、皮帶輸送機、提升機等應選擇本質安全程度高的設備。
12)生產設備、貯罐、管線的設計、安裝應根據物料的特性選擇相應的材料和結構,管線設計除應減小流動阻力、方便操作以外,應考慮管線振動、脆性破裂、溫差應力、失穩、腐蝕破裂及密封泄漏等因素,并采用相應的措施加以控制。管道一般宜采用焊接方式,并采取合理的防腐措施。
13)項目原料液氨為乙類物質,涉及液氨場所為爆炸危險環境,其電氣設備和照明、儀表應選用防爆型。防爆電氣線路應按規范穿鋼管敷設。
14)建(構)筑物應考慮足夠的疏散通道,最遠作業點距疏散門、樓梯的距離應符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14的要求。
15)有爆炸危險的設備應盡量避開廠房的梁、柱等承重構件布置。
16)項目生產使用的原料包含有毒氣體,在安全設施設計中應在生產車間、罐區等場所按有關規范要求設置相應的可燃(有毒)氣體泄漏檢測報警裝置。
17)項目生產過程存在有有毒氣體,項目建設應最大限度利用自然通風的同時,設置相應的機械通風設施,以有效控制作業場所的可燃氣體(蒸氣)、毒物和其它有害氣體的濃度。
18)項目在生產中將使用多種機械傳動、輸送設備,其運行中存在機械傷害危險,項目應對設備的危險部位設置相應的防護裝置,如皮帶輪、聯軸器應設置完善的防護罩。
19)項目生產中使用有腐蝕性物質和高溫介質,因而,存在有化學和物理灼燙傷害危險。項目在安全設施設計和建設中應對高溫設備及管道設置了絕熱層,配備防灼燙防護用品。存在化學灼傷生產場所,設置淋洗器和洗眼器,并為從業人員配備相應的防護用品,如防護服、防酸手套、防酸鞋防目鏡等相應的防護用品。
20)項目生產中存在有毒物、高溫、噪聲和粉塵危害,項目設計中應針對各種危害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如通風、降溫、絕熱和隔離等。重點是控制生產場所的液氨、硫酸、粉塵等有害物質的濃度。
21)擬建項目的主要火災爆炸危險物料是生產原料中液氨,因其在空氣、氧氣等具有助燃物質的環境中,遇到點火源會發生燃燒,同時,其蒸氣在空氣中的濃度到達其爆炸極限時,遇到點火源或高熱將會發生化學爆炸。設計中應充分考慮其危險性,設置相應的防火、防雷、防靜電、自動檢測和滅火措施、設施,并嚴格控制火源。
22)工藝管線的絕熱保溫設計應符合有關規范的要求。
23)設計完善的自動控制裝置,采用DCS集散控制系統,對主要的工藝參數進行遠距離檢測、報警、記錄、調節、聯鎖等控制。
24)項目的重大危險源應嚴格按《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暫行規定》要求,進行辨識、評估與管理。重大危險源應根據工藝和控制要求合理配備溫度、壓力、液位、流量、組份等信息的不間斷采集和監測系統以及可燃氣體和有毒有害氣體泄漏檢測報警裝置,并具備信息遠傳、連續記錄、事故預警、信息存儲等功能。記錄的電子數據的保存時間不少于30天;
重大危險源的化工生產裝置裝備滿足安全生產要求的自動化控制系統,對重大危險源中的液氨罐區等重點設施,設置緊急切斷裝置;涉及毒性氣體的設施(液氨儲罐、管線、造粒機等),設置泄漏物緊急處置裝置。
25)對重點監管危險化學品企業應根據其危險特性按相應的安全措施和事故應急處置原則要求加強管理。
26)儲存危險化學品的罐區應按有關規范要求設置防火堤或防止泄漏流散的圍堰。庫房應有防止泄漏流散的措施,如收集池和環溝、門擋等。
27)生產裝置的平面布置除應按工藝流程進行設計外,必須考慮緊急狀態下人員撤離疏散要求,設備的布置要有足夠的空間便于作業人員操作、檢修和應急疏散。
28)對具有危險、有害因素的生產過程,應盡量采取隔離操作。
29)生產車間裝置應最大化的采用敞開式布置,以利于有害和可燃氣體的擴散。
30)各建筑物設置的疏散樓梯、通道、安全出口等應設置指示性標志。
31)生產裝置應最大限度的采取集中操作、機械化密閉輸送、自動控制,以避免、減少從業人員與液氨、硫酸等有毒危害物質的直接接觸;
32)生產車間控制室應獨立設置,并與生產車間保持規范的防火間距。若貼鄰設分控制室時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3.0h的不燃體墻體與其它部分隔開。
33)廠房內不應設置辦公室、休息室。
34)工業管廊上管道的敷設應符合相關規定,跨越交通道路時管廊高度不低于5 m,管廊支架距交通道路不小于1 m。
35)按照《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GB/T29639-2013)的要求,充實企業現有應急救援組織,應急救援人員、配備應急救援器材和物資,編制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并應定期組織演練,以提高應急救援組織和人員的應變處置能力,演練每年至少進行一次;
36)項目應根據火災爆炸、中毒窒息和化學灼燙傷害事故應急救援的需要配備足夠的應急器材和裝備,如便攜式濃度檢測設備、空氣呼吸器、化學防護服、堵漏器材等應急器材和設備;應當配備兩套以上氣密型化學防護服,便攜式可燃氣體檢測設備。
37)存在危險有害因素的場所應按《用人單位職業病危害告知與警示標識管理規范》和其它相應規范的要求設置安全警示標志、周知卡和職業病危害告知與警示標識。
38)根據作業場所的危險和危害情況,合理配備安全防護用品和防護器材。
39)企業應配備專職或兼職的氣體防護小組或人員,并經專業培訓,掌握相關的急救知識和技能。
40)液氨、硫酸等危險化學在儲存運輸中應根據其危險特性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首先運輸應委托有危險品運輸資質的物流單位進行運輸,本企業運輸時,應取得相關機構許可,取得危險品運輸資質。駕駛人員和押運人員應經培訓合格,取得運輸、押運資格證。液氨裝卸場所采用設置導除靜電裝置,裝缷時應進行防靜電連接,配備消防設備。儲罐應設置規范的防火圍堤或防流散圍堰,安裝可燃(有毒)氣體檢測報警裝置,采取遮陽防曬或降溫措施;倉庫應根據儲存物料的危險特性進行隔離、隔開、分離存放,設置通風、可燃(有毒)氣體檢測報警裝置,采取防止流散措施。鋼瓶宜儲存在半敞開倉間內。爆炸危險場所電氣設備應選用防爆型。儲存有毒、腐蝕物料的場所應按規范要求設置沖洗水源,安裝淋洗器、洗眼器等配備防毒、防腐蝕器材和用品。
41)穿墻、穿樓板電纜及管道四周的孔洞,采用防火材料堵塞,
42)項目的電氣設備應按有關規范的要求進行安全接地,低壓系統應采用TN-S系統。同時,接地電阻應符合相關規范要求。
43)項目建筑物應按有關規范要求設計、安裝完善的防雷接地系統,并定期進行檢驗、檢測,確保防雷裝置各組件完好有效,接地電阻滿足有關規范的要求。
44)機旁電氣操作箱應有明顯的有電標志。電氣控制柜應明顯地標出其所控制的設備及編號。
45)電纜設施防火,應符合下列要求:在電纜隧道及重要回路的電纜溝中,在必要部位設置防火墻;電纜溝應單獨設置,不應布置在熱力管道、油管道內,且不穿越上述管道;在電力電纜接頭兩側緊靠2~3m的區域內,與該電纜并行敷設的其他電纜同一長度范圍內,采取阻止延燃的措施。電纜穿越房間時應采用不燃材料封堵空隙。
46)為防止觸電傷害,高壓配電柜前、后應鋪高壓絕緣橡皮墊。低壓配電柜前、后應鋪絕緣橡皮墊。
47)根據擬建項目的生產組織情況,建立完善的全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和安全管理網絡。
48)按有關規定要求配備企業和車間兩級安全管理人員。
49)建立完善的企業安全生產責任制,應使各級種類人員和各部門、各崗位均有明確的安全生產責任,并抓好責任落實工作。
50)制定完善企業現有安全管理制度。
51)建立健全符合擬建項目生產工藝、技術、設備特點和有關標準規定的安全作業規程和各工種、設備安全操作規程。
52)嚴格作業安全管理,在有火災、爆炸和中毒危險的場所動火、進入容器等受限空間等(如反應釜、儲罐、管道、地溝等)危險作業時,必須嚴格執行作業安全規程,事前認真做好隔絕、清洗、置換、分析和監護工作,防止火災爆炸、中毒窒息及灼燙危險發生。特別是存在液氨、硫酸等場所應高度重視。同時,應根據安全生產行業管理標準的要求嚴格高處作業、大型吊裝作業、臨時用電作業、抽堵盲板作業、斷路作業等的安全管理。
53)項目建成后,應建立起規范的職業衛生檢測機制,及時掌握作業場所的職業危害情況,并及時采取對策措施予以控制。
54)強化安全意識,提高安全素質,認真做好試生產前的安全知識和安全技術培訓教育和安全規章制度的學習,提高危險辨識能力、自我保護意識和安全操作技能。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管理人員應經專門安全培訓機構培訓、考核合格取得安全資格證書,特種作業人員應經培訓合格有得相應的操作證。其他從業人員,由企業培訓、考核符合上崗要求。
55)項目建成試生產中要加強安全設施和安全裝置(通風、除塵、防水、防潮、安全聯鎖、降溫、消防、降噪、標志、防護器材、用具等)的管理,確保所有安全設施、設備的完好、有效。
56)嚴格特種設備管理:項目中使用的各種特種設備必須取得有關職能部門頒發的特種設備使用登記證,并做到定期檢測檢驗。
57)嚴格特種作業人員和特種設備操作人員管理,凡從事特種作業和特種設備操作的人員均應取得相應的作業證,嚴禁無證操作。
58)凡是國家要求強檢的設備及安全附件,如安全閥、壓力表、液位計等在投入使用前應經法定檢驗機構檢驗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59)加強施工期間的安全管理
項目的建設期是事故高發階段,因此必須重視建設過程的安全管理,建設單位必須主動同施工、安裝、包工隊等外部進駐單協調好施工期間的安全管理,確保施工、安裝項工作安全管理責任落到實處。
分析項目的建設內容,可知項目建設期的主要的危險、危害因素主要包括火災爆炸、灼燙、車輛傷害、高處墜落、起重傷害、物體打擊、機械傷害、觸電及其他傷害等危險因素和高溫熱輻射、粉塵、噪聲與振動等危害因素。為保證施工期的安全,建議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健全施工安全領導管理機構,切實做到施工安全有人管。
2、建立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并認真貫徹執行
3、制定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各級人員的安全管理責任。
4、施工場所應符合施工現場的一般規定。施工總平面布置應符合國家防火、工業衛生等有關規定;施工現場排水設施應全面規劃,以保證施工期場所地排水需要;施工場所應做到整潔、規整,垃圾、廢料應及時清除,做到“工完、料盡、場所地清”,堅持文明施工。在高處清掃的垃圾和廢料,不得向下拋擲;進入施工現場的人員必須正確佩戴安全帽,嚴禁酒后進入施工現場。
5、項目施工期間建設方與施工方必須地進行協調,建立統一的有效的安全管理機制。并應安排專職或兼職安全管理人員,加強對現場的安全監督管理。
6、建設方與施工方必須建立統一的有效的安全管理機制。應安排專職或兼職安全管理人員,加強對現場的安全監督管理。
7、施工期用電應符合施工用電一般規定。施工用電的布設應按已批準的施工組織設計進行,并符合當地供電局的有關規定;施工用設施竣工后應經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施工用電應明確管理機構并專業班組負責運行及維護,嚴禁非電工拆、裝施工用電設施;施工用電設施投入使用前,應制訂運行、維護、使用、檢修、實驗等管理制度。
8、起重作業應符合起重工作的一般規定。起重作業的指揮操作人員必須由專業人中擔任;起重設備在作用前應對其安全裝置進行檢查,保證其靈敏有效;起重機吊運重物時一般應走吊通道;不明重量、埋在地下的物件不得起吊;禁止重物空中長時間停留;
9、高處作業人員應進行體格檢查,體檢合格者方可從事高處作業;高處作業平臺、走道、斜道等應裝設1.05m高的防護欄桿和18cm高的擋腳板,或設防護立網;高處作業使用的腳手架、梯子及安全防護網應符合相應的規定;在惡劣天氣的時候應停止室外高處作業;高處作業必須系好安全帶,安全帶應掛在上方的牢固可靠處。
10、為防止物體打擊,進入施工現場必須佩戴安全帽。在通道上方應加裝硬制防護頂,通道避開上方有作業的地區。
11、各種機械設備應定期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機械設備在使用時嚴格遵照操作規程操作,盡量減少誤操作以防止機械傷害的產生;另外,各機械設備的安全防護裝置應做到靈敏有效。
12、在開挖基礎等地面以下施工的場所作好支護,防止坍塌事故的發生。
13、在有害場所進行施工作業時,應做好個體防護,對在有害場所工作的施工人員定期進行體檢。
60)項目建設施工前,應按照《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監督管理辦法》和《危險化學品建設項目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的要求進行了安全設施設計,并在項目建設中認真落實。
61)項目建成后,應組織有關人員對項目進行驗收,對建筑物、構筑物、生產裝置、設備設施及隱蔽項目等進行全面驗收,作出驗收結論;
62)項目建成后,應對安全設施、設備和與安全有關的裝置、附件等按有關規范進行檢驗、調試保證其功能達到有關技術標準、產品質量的要求,并作出調試記錄;
63)項目建成后,應聯系有相應資質的檢測、檢驗單位對項目使用的特種設備、壓力容器及附件、防雷、防靜電設施進行檢測、檢驗,確保安全設施有效;
64)項目的試車階段是事故易發時期,為保證試車安全,建設單位必須認真做好項目試車的各項準備工作,重點是制定科學、嚴密的試車方案;做好試車的各項物質準備,確保質量達到工藝技術要求;認真開展開車前的安全檢查,及時徹底的消除所有隱患;培訓好試車上崗操作人員;做好試車的組織指揮、協調、調度等工作;
65)項目建設應認真落實安全設施設計文件中提出的安全對策措施,保證安全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和使用;
66)項目設計、施工、監理應由具備相應資質的設計、施工、監理單位承擔;
67)項目建成投產前應組織職工對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操作和使用的專門培訓、學習;
68)安全設施設計應對安全生產設施、設備投資作出預算,保證必要的安全投入。項目建成時,應對安全設施項目進行檢查落實,確保安全經費不被其它項目占用。
二、項目安全評價結論
(1)項目安全狀況與評價結果綜合評述
項目安全狀況綜合評述
江西帥達化工有限公司100萬t/a新型復合肥項目項目主要建設內容為擬建2條氨酸法復合肥生產線(30萬噸/年);1條BB肥生產線(20萬噸/年)和鉀肥擠壓肥生產線(20萬噸/年)。并配套建設供熱、給排水、變配電等公用輔助設施。項目的主要生產原料有液氨、硫酸、磷酸一銨、氯化鉀、尿素等。產品是氨酸復合肥、BB肥和鉀肥擠壓肥。項目產品氨酸復合肥、BB肥和鉀肥擠壓肥未列入危險化學品名錄。
由于該項目生產中涉及上述危險化學品,所以擬建項目存在火災、爆炸、中毒窒息、灼傷傷害和腐蝕等化學性危險。同時,生產運行中還存在有機械傷害、容器爆炸、電氣傷害、高處墜落、物體打擊、起重傷害、車輛傷害等多種危險因素和毒物、噪聲、高溫、粉塵等有害因素。這些危險和有害因素的存在,在一定條件下可造成人身傷亡和職業危害,也將直接影響生產裝置本身的安全運行。
主要評價結果綜述
評價人員在對項目危險、有害因素辨識分析的基礎上,運用危險度分析、預先危險性分析、作業條件危險性分析、定量風險分析以及事故樹分析等評價方法對項目的主要生產單元進行了分析評價,取得了相應的評價結果。
1)該項目擬在新干縣鹽化工業城內建設,公司現有廠址符合有關標準規范的要求,其周邊環境和當地水電供應、自然條件可以滿足項目生產安全要求,項目的生產不會對周邊產生明顯危險和危害。同時,項目周邊企業的生產裝置與項目的裝置保持有規范的防火間距,正常生產和事故狀態不會對企業安全產生嚴重影響。項目所在企業周邊1000m范圍內無重要公共建筑,其生產車間西距贛江約3.2Km,滿足贛府發[2007]17號文要求。因而項目的安全條件符合有關規范、規定,環境安全。
2)擬建項目的平面布置功能分工明確,工藝流程順暢,物料輸送較為便捷,布局合理,符合有關標準規范的要求,同時,各建筑物間均設置有規范的防火間距。項目平面布置符合安全要求。
3)廠區道路寬度9m、6m和4m、轉彎半徑6 m~9m,主要生產車間、裝置周圍設置環形道路,廠區設出入口3個。擬建項目廠區道路基本符合有關標準、規范要求。
4)預先危險性分析表明,擬建項目主要作業場所的危險程度相對較低,整體均在III級以下。其中201氨酸復合肥生產車間涉及液氨,存在的火災爆炸危險、中毒窒息;2個生產車間及倉庫涉及皮帶機、提升機、粉碎機、擠壓機、造粒機,存在的機械傷害及起重傷害;以及公輔設施涉及變配電、供熱、存儲設施,存在的火災爆炸和鍋爐爆炸、觸電危險、火災爆炸、中毒窒息風險、機械傷害為III級,其風險程度等級為中度,風險性質屬于嚴重危險,在下一步的安全設施設計和建設中應采取有效的措施,對這兩類危險加以控制,把事故風險降下來。其余危險相對較低,屬于臨界或安全的。
5)作業條件危險性分析表明擬建項目的作業條件危險性在II級以下,屬于可能危險和稍有危險,其中風險較大的場所主要存在于涉及液氨場所的火災、爆炸風險;以及由復合肥生產行業特色所決定的工藝過程中涉及有較多物料輸送、粉碎、擠壓、造粒等運轉設備,涉及這些設備場所的機械傷害風險。因此,項目在下一步的設計和建設中應對危險性比較大單元采取相應的措施以降低其風險度。
6)通過運用危險度評價法對擬建項目的氨酸復合肥生產車間(201合成車間)和危險化學品罐區的定量評價后可知,項目液氨罐區危險度分值為12,其危險度等級為中等,生產車間內的危險物質火災和中毒的危害相對較低,且在線數量較少,同時,操作溫度、壓力等均較低,因而危險度分值僅為10,其危險度屬于低度危險。
7)從管道泄漏事故樹圖可以看出,造成管道泄漏發生的主要原因是不按相關規定進行有關操作和安全管理不到位等11個基本事件?;喌贸鰞蓚€最小徑集中所含基本事件數量接近,且多個基本事件在兩個最小 徑集中交叉出現,表明重要事件相當分散,控制難度相對較大。因此,為了盡可能地減少泄漏事故的發生,應嚴格按照有關規定進行操作,嚴格進行安全檢查,嚴格遵守安全制度,從多方面著手從嚴管理。
8)定量風險分析法表明:
1、江西帥達公司復合肥建設項目個人風險符合總局13號公告的可接受風險標準;
2、江西帥達公司復合肥建設項目社會風險位于位于可接受區,其風險可以接受。
3、江西帥達公司復合肥建設項目若發生液氨儲罐容器整體破裂其物理爆炸多米諾影響半徑為25m,儲罐內部液氨全部泄漏、擴散造成中毒的死亡半徑為674m,重傷半徑為834m;容器、閥門大孔泄漏造成中毒的死亡半徑為460/212m,重傷半徑為664/300m;中孔泄漏造成中毒的死亡半徑為99m,重傷半徑為141m。企業在生產、運行當中應重點針對液氨儲罐的工藝操作、檢修、檢測做出防范措施。
9)項目的生產原料液氨、硫酸等屬于危險化學品,項目的產品為氨酸復合肥、鉀肥擠壓肥、BB肥等新型復合肥,因此,項目屬于危險化學品建設項目,應按有關規定要求進行安全專篇設計、安全設施驗收等工作。
10)企業的危險化學品構成重大危險源,該重大危險源為三級。
11)項目擬采用化工工藝為中和、復分解等工藝,不屬于重點監管的典型危險工藝,風險較小。
12)項目生產原料中的液氨屬于重點監管的危險化學品。
項目應重點防范的重大危險、有害因素
1)項目生產中作為原料的液氨等泄漏,遇火可發生火災、爆炸,因此火災、爆炸是項目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
2)液氨、硫酸泄漏引起的中毒窒息是項目的另一重要危險因素。
3)項目為新型復合肥生產裝置,其生成工藝以造粒、攪拌、混合、破碎、固體物料輸送等工序為主,其生產裝置涉及的皮帶機、造粒機、擠壓機、破碎機、提升機等運轉、輸送設施較多,因此,項目機械傷害風險較高。
項目應重視的安全對策措施建議
1)設計完善的自動控制裝置,采用DCS集散控制系統,對主要的工藝參數進行遠距離檢測、報警、記錄、調節、聯鎖等控制。
2)重大危險源應按《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暫行規定》要求配備溫度、壓力、液位、流量、組份等信息的不間斷采集和監測系統以及可燃氣體和有毒有害氣體泄漏檢測報警裝置,并具備信息遠傳、連續記錄、事故預警、信息存儲等功能。
3)涉及液氨場所(罐區、液氨管線、造粒機)應設置相應的防火、防雷、防靜電、氣體自動檢測和滅火、噴水吸收措施、設施,并嚴格控制火源。
4)項目建設應最大限度利用自然通風的同時,設置相應的機械通風設施,以有效控制作業場所的毒物和其它有害氣體的濃度。
5)檢修作業安全,重點是在液氨儲罐、硫酸儲槽、容器、管道、設備上動火和進入有限空間作業,必須嚴格安全作業管理。
6)項目為新型復合肥生產裝置,其生成工藝以造粒、攪拌、混合、破碎、固體物料輸送等工序為主,其生產裝置涉及的皮帶機、造粒機、擠壓機、破碎機、提升機以及廠內車輛等運轉、輸送設施較多,因此,在下一步的設計應依據《帶式輸送機工程設計規范》、《機械安全 帶防護裝置的聯鎖裝置設計和選擇原則》、《機械安全 防護裝置 固定式和活動式防護裝置設計與制造一般要求》等標準、規范的要求,對企業生產裝置的運轉、輸送設備、起重提升設備、廠內車輛等從防護裝置、平面布局、通道布置、現場照明等方面進行通盤考慮,依據規范進行設計。生產設施建成后,企業應按照設計對以上設施進行采購、安裝,保證安全設施與項目同時建設,同時投入生產、使用。
(2)安全評價綜合結論
1)該項目經江西省新干縣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備案同意建設。
2)項目選址于新干縣鹽化工業城內,符合當地工業規劃。
3)擬建項目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不屬于淘汰和限制項目。
4)該項目選用的生產工藝合理、技術成熟且較為先進性。
5)項目在下一步的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和建設施工、安裝調試及生產運行中如能嚴格執行國家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有關標準、規范,認真落實可研報告提出的安全措施,并合理采用本報告書中補充的安全對策措施建議,真正做到安全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的“三同時”,江西帥達化工有限公司100萬t/a新型復合肥項目符合現行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規范的要求,項目的危險、有害因素可得到較好控制。建成后可以安全運行,項目風險在可接受范圍。 |
|
提交時間: |
2016年11月2日 |
上一篇:
彭澤環球精細化工有限公司